本周最大的进展大概就是把李录先生的《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给读完了。
其实不是正常状态下的读完了,而是连听带读,稀里糊涂,匆匆忙忙给读完了第一遍。
为什么着急读完呢?
因为一直有根弦紧绷着,要尽快读完,凡事往前赶,不能往后拖,因为拖着拖着可能就不会继续了,匆匆忙忙地读完也好过没有读。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快到截止时间了,所以就匆匆忙忙,好像这也是提升自己行动力的有效方式。截止日期才是最大的生产力。
价值投资的理念一直都知道,再次读来,算是温习,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正确理解市场,安全边际,能力圈。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可能已经老生常谈,但在实践中,往往就忘了这一条,仅仅把股票当作可以随时交易的对象,市场越来越现代化,交易越来越方便,本来应该看长期,结果被短期吸引了,然后就追涨杀跌,频繁交易,亏损岂不是变得很正常。
正确理解市场,市场先生是格雷厄姆的发明,每天都会给你一个报价,极度沮丧时,报价就低,极度兴奋时,报价就高。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价值投资来说,市场先生的情绪最好也只能是被利用,而不是被影响,现实中却是不断被影响,因为非价值投资才是主流,占据了95%的资金量及交易量,也就是说市场本身就是为非价值投资者而设立的。所以价值投资者的交易对象,往往短期看起来可能资源丰富,职位很高,信息很多,决策很正确,赚钱也比价值投资多。这就要求价投们独立思考,正确地自行判断,研究透了,再进场,价格不合适就耐心等待。就像芒格一样,读了三十年的报纸,猜猜发现了多少机会,仅仅一个,但他却依旧乐此不疲。所以价值投资要耐心且独立,并且有自己的正确判断,而不受市场先生的影响,除此之外还能利用市场的情绪,如此就已经有很大概率赢了。
安全边际,一句话就能说完,就是尽可能在打折时候买,价值一块的东西,花七毛买,这三毛就是安全边际,安全边际当然越高越好,但是安全边际越高,出现的时机就会越少,如何抉择,完全在自己。
最后就是能力圈,能力圈就是自己能力范围内,自己能掌控的。李录先生有个判断,就是对这个公司非常了解,了解到十年后发展状况如何,这样这个公司就算到了自己的能力圈了。
这本书最让我感慨的就是李录先生的执行力。一次演讲上,告诉哥大的同学们,价值投资能赚钱,需要的是多做工作,就比如了解公司,然后按照上面说的安全边际进行交易,打折买入,高价卖出,就赚钱了。很多工作,比如理解公司,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做很多很多工作,李录就投入了很多时间精力,起码读书时已经把自己的学费赚回来了,还多赚了不少钱。
另一个就是李录读书特别多,仅仅后面的推荐阅读书单,就有上百本之多。别的赶不上,起码可以在李录先生的推荐书单里面找一些精彩书籍进行阅读。
总之,提升自己,终生进步,一直在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