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是孩子们在学习阶段必须要经历的事情,尤其到了初中后,考试更像家常便饭一样。当孩子考好了我们肯定是皆大欢喜,但是如果孩子考得不好,甚至不及格,作为家长的你又会怎么看待?你又如何和孩子沟通呢?
在没有学习心理学生活化家庭系统教育前,妞每次的考试成绩可以说就是我的晴雨表。考好了高兴的不得了,考得不好,死死盯着错题问:这题为什么会错!这题上次就考过,怎么这次还错,你就是不认真审题,粗心大意,上课到底有没有认真听,来!再来把这道错题讲一遍.......时间久了,孩子考完试都不愿意和我分享试卷。因为每一次的分享试卷就好比一次对犯人的审问。
上路开车,我们得去找个驾校学习→考证,养殖猪的老板都不敢聘用不懂猪的人去负责养殖,你想去养猪还必须懂得养猪的方法。为什么有人喜欢买金鱼,但养不了几天,鱼就被养翻了肚,因为不懂得养鱼的方法。所以养孩子也需要懂得养育的方法,而且是越早越好!院长经常说得是早学习早受益!
就好比考试没考好,如何和孩子沟通,要是早在妞学龄前我都懂得如何引导,也不至于我现在还需要重新调整和孩子、试卷三者之间的关系。今天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下这个话题,愿看到这篇文章的家长能避坑~
首先,我们可以和孩子互动下,你觉得考试像我们小时候玩得什么游戏?妈妈感觉啊,像我们小时候玩得藏猫猫,通过考试找到我们在学习过程里面不知道哪个地方会,没掌握的的内容,就像藏猫猫一样把这些不会,没掌握的这些内容给他一下子找到了。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这样在我们今后的学习路上就会有明确的目标。我们可以大方地自豪地告诉孩子:恭喜你在这一次考试中找到了自己并没有掌握,不是很熟练的一些知识点,如果没有这次考试,我们还找不来他们呢!(让孩子在认知上进行调整)
接下来我们帮孩子处理情绪,先共情。你这次没考好,你自己也很难过吧你要愿不愿意把卷子给妈妈看看?(学习始终是孩子自己事情,作为家长我们不要总是伸着头去帮孩子)
孩子要是不愿意,我们也不要勉强,等待下次机会。如果孩子愿意,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做呢?
我们和孩子拿到试卷后,先帮助孩子找亮点,因为考得不理想,孩子本来就很沮丧了,我们要帮他从沮丧的情绪里走出来。那如何找亮点呢?我们可以找到孩子做对的题,告诉他:你看这道题上次你做错了,但这次做对了。你看这次你的字迹写得比上次工整。让孩子觉得我虽然这次没有做好,但这次还是有进步的地方的。当孩子感受到我们家长没有因为他没做好而去批评指责的时候,而是从另外一面去看到他的优点的时候,孩子才不会排斥和抵触我们,我们说的话孩子才更愿意去听。(当我们有一整套家庭系统教育的方法的时候,孩子每次犯错都是我们提升他的机会,否则,孩子的每次犯错都是我们批评他,“教育”他的机会。)
接下来,我们再找到相应的错题,你看看这道题错的原因是什么?当我们用启发式的问题去问孩子是什么原因的时候,总比我们告诉他,你看这道题是不是就没认真,是不是没验算,是不是马虎了,这么简单都不会!孩子被批评指责了肯定不愿意听我们说话,就好比我们被领导一直数落,他接下来说的话你能听进去吗?!
也可以给大家分享这个场景可能会更身临其境。下午下班,你拖着疲惫的身躯刚进家门,你老公说,赶紧买菜做饭,我饿了!当你买完菜在厨房洗菜的时候,你老公说:“洗干净点!上次都没洗干净,菜里还有沙!”当你切菜的时候,老公:你切得小点,你看你上次切得那么大,咬都咬不动。当你炒菜的时候......估计这个时候你都不会让事情发生到炒菜这一步了,可能到洗菜的时候你都开始和老公吵架了!那和孩子在沟通时候,我们是不是像老公那样喋喋不休呢?
言归正传,我们启发式问孩子,这道题为什么错的时候,孩子肯定会滔滔不绝给你说:“这道题因为没审好题目。” 你看你自己找到了原因,那你下次准备怎么做呢?下次注意审题,很好!下一次审题好一点就能加5分,于是你就拿红笔在旁边+5分。“这道题没验算。”很好!下次验算又能+6分,这样在帮助孩子分析试卷的过程中就是在帮他赋能。我们可以提高这几方面,我们就能相应的提高到多少分了。
如果当孩子说这道题我不会时,我们该如何接话?“很好!那我们怎么才能会呢?”怎么才能做对呢?孩子:那我找同学或者老师问下,或者找找类似的题多练习。你看你自己找到了做这道题的解决方案。
当我们不断地帮孩子分析试卷的过程,每一句话都是正向的,都是通过提问来帮助孩子引发他自己找到解决方案,而不是我们家长直接给到的方法。慢慢地孩子对他自己的学习就有了掌控感和成就感,他也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虽然我们通过互动分析了试卷,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也是我们家长做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期待值不要过高!我们总是希望通过一次考试的教训让下一次考试考得更好,这次错的下一次都必须做对。千万不要这样想,这样做只会让你和孩子之间又一次掉到考试的情绪里。
我们可以大大方方的告诉孩子:“我们现在找到了原因并且找到了方法,那我们下一次也不要着急,你觉得在这么多的点上,哪方面提分更容易?”孩子信心提上来了,我们依然要告诉孩子,成功是需要一小步一小步达到的!孩子说我觉得验算更容易做到,孩子下次考试时他肯定会更加注意验算,慢慢地验算的这个习惯是不是也就养成了,这个结果也是我们家长想看到的,到下一次孩子就会逐个攻克他的不足,分数当然也会一次次提高。
最后我们要用赋能型鼓励:妈妈相信你下一次考试一定知道怎么做!我相信你下一次考试审题一定会更加注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