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不爽
A就要回去了,在此之前,A想送给朋友一些礼物,虽然B一直说不喜欢礼物,宁愿要一段经历。
但A觉得,送礼物吧,就是一件可以正当行使“己所欲,就施于人”的事。
收到快递后,A想,到时候要在上面“写”什么,前思后想了一下下。
有了,万叶集里面就有最好的选择。
那时他们还不是男女朋友,他在朋友圈底下表示希望A能接出下一句。
就在这里回应吧。
他肯定会很意外而且很开心吧。
这句会在黑暗中发光的句子才是真正的“礼物”呢。
然后B就打电话来,他说——
“我那个朋友五一要来,3.4号晚上会在这里住。”
真好呢,A想,礼物都不用送了。
“哦,那我五一就不去你那边玩了。”A说。
“……嗯。”B好像也有点尴尬,“她白天和朋友去玩,晚上才回来。”
“嗯,你为什么不一起和她们玩呢,一起叙叙旧不好吗,毕竟也不是常见的朋友。”
“她的朋友我看还是算了吧。”
“她是不是喜欢你呀?”
“你怎么这么介意这个问题?”
“因为很可疑啊,她明明有很多朋友,为什么还要专门住你这里?”
“两个理由,第一是为了省钱……”
“住其他朋友不也……”
“这就是第二个理由。她去见的全是对她有好感的异性,住我这是因为自己我对她没意思,不会对她做什么。这样你不担心了吧?”
“我不是担心,我是不爽哦。”
“……你也太直接了吧。”
“不然呢?”
“那我要怎么补偿你?”
“??补偿?为什么要?我的情绪我可以自己处理。再说了,有人为你吃醋难道不是一件开心事?”
“开心是开心,但是还是觉得对不起……”
“你知道上一个让我吃醋的人什么下场吗?”
“什么下场?”B紧张了。
“凉了。”
“不是吧!!”
“是的。不过现在我变了嘛,要慈悲为怀,所以你会活着的。”
A明白自己的不爽皆因对身份的潜意识期待,人们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某些身份应该做好某些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