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的地方,是一个沿海小城市。在小城里,有一家我赖以为生的小商店。它在一条并不很繁华的街上。由于在这里定居多年,我已经有了许多熟人和开店的邻居。而今天,说的就是其中一个离着我比较远的邻居的故事。
这位远邻,是一家小型水果店的老板,大名叫晓娜,平日里,熟知她的人,都亲热地叫她娜娜。
娜娜是一位漂亮的年轻母亲,三十七八岁的年纪。她有一儿一女,女儿今年在初中一年级,虽然懂事,但性情和他爸爸一样,多数时候阴郁着,平日里,脸上看不到一丝笑容,儿子小伟上学前大班。
我熟悉小伟,是因为从小他随着大人常来买东西的缘故。那时候,他的妈妈娜娜还没有开店。他是娜娜来城里后出生的。
大部分时候,在我眼里的小伟,是活泼可爱的一个孩子,特别是在奶奶和母亲面前。每当这时,我就会笑着多看他几眼。这孩子,有一双又黑又圆的眼睛,在快乐迸发时,眼睛就像两粒有灵气的宝石,能放射出一种流转的光彩。
活泼可爱的孩子,最容易招人喜欢,这一点,几乎人人没有异议。
“娜娜离婚了!”“处暑”那天,我刚从外地回来,一个熟人,就把这个爆炸性的“新闻”告诉了我。
我和许多人一样,总是对明天怀有希望,特别不喜欢看到一些令人不舒服的事情。离婚这件事,对一个家庭,影响太大。一想到那个可爱的黑眼睛男孩,从此,生活可能出现缺陷,我的心里,就有点替他难过。真心地说,我特别不希望,离婚这件事,会在我熟悉的人身上出现。
(一)娜娜开了两家店
离婚前的娜娜一家人,就在我商店附近的小区里居住。当初,她的婆家,是为了孩子上学,才决定在城里买的房子。这一晃,十年了。
在乡下时,娜娜是一家村镇企业的纺织女工,爱人李杰,在小城附近上班。
娜娜又是一位有想法有能力的母亲。儿子小伟断奶后,经过考察,她决定在小区前边的门面房,开一家水果店。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刚开店时,娜娜真累啊。进货,买货,理货,一切都在摸索中。当时,上小学的女儿,还需要她抽时间辅导学习。还好,儿子倒是不太用她管,有婆婆帮着照看,另外李杰换班歇班时,也能时常过来,替她看一会儿店,让她歇歇。
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娜娜的水果店,很快就成熟起来。一到过年过节,人来人往的,头一年,就成了周围水果店羡慕和嫉妒的对象。
那时候,经常有熟人在店里对我说:水果挣钱,你也上些水果卖吧,你看看人家娜娜的买卖,多好!
我笑着说:俺可是好不容易才熬到今天,还是少进点货吧。年轻就是资本,咱的资本已经成了过去式了。
眼看着几年下来,娜娜店门前,停车的地方,就多了一辆拉水果的箱车和一辆黑色的私家轿车。能干的娜娜虽然累点,但也顺利地收获了第一桶金。一家五口,小日子过得很是轻松和舒心。
娜娜的近邻是一家服装店,因为大环境的原因,这几年总是赔本。去年刚过年,就贴出了转让信息。为了弥补损失,服装店的老板在房租之外,又加上一万元的转让费。
即使如此,势在必得的娜娜也毫不犹豫,爽快地接手了这间门头房。原来娜娜早有了打算,同一条街上,离着这里不远,有一家规模不小的学校。来来往往的孩子每天成群结对,都从门前经过。审时度势的娜娜,说做就做,没有多久,她就在接手下来的门面房里,开起一家学生用品店。
我的店是自己的,没有房租,面积和娜娜两个店的面积一样大。店里也有一部分文具,有相熟的同行又开始在我眼前说些不疼不痒的闲话,我笑笑说:各人做各人的买卖,无所谓了。
我回家,要经过娜娜紧邻的两家店。开始,有一部分顾客,确实流失了,对此,我是不入心的。无论怎样,开店多年,在某一方面,用一个不好听的词来形容,已经是“老油条”了,心湖不但不起一丝波澜,还有点怜惜娜娜。每天看着她进进出出忙碌的身影,真想对她说:年轻人,如今的买卖,利钱太薄,如果店里雇人,价钱太高,可如果价钱太低,又没有人来做。所以,你自己做两个店,会很累的,有可能还不如开一个店挣得多呢。
其实,之所以这样想,是来自于我的深刻体会。如今的娜娜,很像十多年前的我。那会儿,我也开了几家店,虽然没有赔多少钱,但还是浪费了一些不必要的好时光。
我很明白,如果当时有人对我说些劝人的话,我也不一定会听。你想想,无论什么时侯,也会有一部分像我一样的人,仗着年轻,仗着精力无限,让欲望不切实际地去膨胀,更不用说能全面地去看待可能出现的问题了。所以,有些苦和累,对于依然还年轻着的店主娜娜,注定是不能逃脱过去的。何况,现代的年轻人,层次高,和几十年前的我相比,更不可同日而言。
(二)忙碌着的娜娜
娜娜的文具店和水果店,同时在营业中,但店主,只有娜娜自己。常常是娜娜在水果店里忙碌,而文具店,虽开着门,也不能做到及时去服务顾客。
放学的时候,也是人潮涌上来的时候。两个店门口,都有人排队等候,娜娜真是忙了这头,顾不得那头。她在附近的朋友,虽然时常过来帮忙,但由于摸不清商品价格,反而时时有添乱的嫌疑。
常常是,水果店门外,摞着好多水果筐,里边都是新鲜的水果。围了好多人,七嘴八舌地朝娜娜喊道:
“刚到的龙眼葡萄多少钱一斤?”“娜娜,李子怎么卖的?”
“火龙果一包几斤?多少钱?”“娜娜,娜娜!娜娜!!”
娜娜的头,大了,涨了不止一倍!
有天夜里,娜娜在黑暗中哭了,泪水打湿了枕头。
过了没几天,娜娜的爱人李杰,就从单位辞职了。
李杰,我原本不熟,只是来回路过娜娜店里,面熟罢了。在我的印象中,这个人有点内向,更不怎么爱笑。
有一天,他过来买烟,正好我在收拾火机,就顺手给了他一个。这个时候,娜娜的儿子小伟不声不响地从他身后穿过来,到了零食柜,指着一包薯条,仰头看看爸爸,小声恳求地说道:“爸爸,给我买一包吧!”
我看看小雷,又看看李杰,不由地出口说道:“都是方脸,大眼睛,浓眉毛,你们爷俩真像。”
李杰听到我的话,忽然笑了,和小雷一样的大眼睛成了一道缝。这小伙子长相挺俊,一笑起来,线条柔和了许多,让人似乎看到了些许阳光。
接下来,小雷的手里,除了一包薯片,又多了一包虾条。
李杰辞职后,回来接手了文具店。渐渐地,每次路过他的店,坐在门口外玩手机的他,如果看见我,还会主动打招呼。李杰变了,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了。
时间过得真快,眨眼立秋了。水果店里,新鲜水果也陆续到货。店里忙,但娜娜似乎更忙,有时候,好几天不见她的影子。娜娜的婆婆成了主要的店员,早晨送走孩子后,几乎一整天,都是她在看店。
一天早晨,我来店里有点晚,正赶上娜娜的婆婆来店里开门,就停下和她说了几句话,一问才知道,娜娜在市中心,又弄了一家婚纱店。这样,立秋以后,由于结婚的好日子多,而化妆出租婚纱进钱又快,这样,精明的娜娜,又赚了一桶金。
这个娜娜,能量真的不小!回到店里,我对爱人说。
“年轻人,多做事是好事。不过,别太心急,想当年……”爱人笑笑,不说了。是的,俗话说“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可不就是说的年轻时的我和他吗?
(三)转让文具店
我家近邻也是一家水果店。常言道“同行是冤家”,这话不假。娜娜家的一点风吹草动,近邻都比我知道得早。
一晃,过了年,又到了夏天,也就是今年。刚入伏不久的一天,邻居水果店收拾完了卫生,站在我的店门口,探头说道:“娜娜文具店要对外转让。”她的手里,还拿着一把快秃掉苗的地扫帚。
当时,我正在收银台前,给一位顾客结账。听到话后,顾客接了一句:“每次去她店,她的男人和婆婆也不知道价格,娜娜又经常不在店里。”看样子,这顾客挺了解娜娜。
“大暑”前一天,我路过娜娜家文具店,果然,店被另一家文具店接手了。
我想起转店前的某一天中午,我正在看书,娜娜进来,要买条烟。我想当然地拿出一条他爱人常吃的,她却要了一条价钱更贵一点的烟,说是给朋友代买的。由于不知道朋友喜欢什么口味的,还当场打电话,征求对方的意见。
娜娜的朋友多,这我是知道的。特别是最近这两年的夏天,她的店里,几乎天天朋友来访。白天帮着看店,到了晚上,吃吃烧烤,喝喝啤酒,接连不断地聚餐。这条街,数她家店铺前热闹,两个门头灯在黑天里最亮,关的也最晚。直到要转文具店的前一天晚上,她家还在吃烧烤。
晚上人多的时候,娜娜的儿子小伟,也是最快活的时候,似乎满世界都能看到他的影子。他会和妈妈朋友带来的小伙伴一起疯跑,叫嚷。有一次,他还一晚上就把一桶泡泡吹没了,又拉着他奶奶,来买了一桶。
晚上,我也常常在店外活动,伸胳膊弯弯腰的。有时候,邻居店主也会出来,站在台阶下,看着不远处人来人的同行买卖和烧烤摊,和我聊着有一搭无一搭的话:“你说她店里,谁都可以收钱,谁都可以独自看店,她的心可真大。”
其实,我也有疑惑,有一次,女儿让我买点葡萄,结账时,真的是一个并不脸熟的女人收的现金。她的婆婆在外边收拾东西,说她是娜娜的朋友。
娜娜的婆婆,六十刚过的岁数。不忙的时候,我们也说过几句话,但她从来不提及自己的男人。后来,无意中听说,她的男人在南方工作,一年到头,很少回家。但让人疑惑的是,最近几年,男人应该退休了,也没有回家定居。
(四)娜娜被李杰打了
让人心浮气躁的夏天,真的不好过。也许是为了增加一点乐趣,七夕节这天,大概爱人神经搭错弦,给我买了一束花。这是时隔多年后,我第二次收到他的鲜花。第一次,还是刚结婚后的头一年,那时候新的生活才开始,对未来,我们满怀憧憬。但后来,因为生活的琐碎,生活中还有鲜花一事,彼此早已经忘记了。
中午,为庆祝七夕情人节,我和爱人在外边吃的饭。后来,他回了家,我回到店里。店里没有水果,我就想去邻居水果店买些。但出门看了一眼,我就缩回店里:怎么回事,邻居水果店里的人太多了,还得排队,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平日里,她家店里,买卖可是稀稀拉拉的。莫非附近的水果店,都关门了?
我这人,平日里糊涂的很,耳朵不算灵敏,一双眼睛,也常常被眼镜罩着。但所幸喜欢写点东西,一拿起笔,听到的,看到的,都在笔下叽叽喳喳,很快也就能理顺思路,猜个八九不离十。
有心再到外边望一眼,印证一下想法,可店里又来人。等人走了,我也就忘了这事。晚上,爱人来替班。他一进店门,就问我:“娜娜家有什么事吗?刚才她锁门走了,背着包,好像刚刚哭过。”果然,我去体育场做体操,路过她家店,店里的两层门,都紧紧地关闭着。
怪不得七夕节里,邻居家里的买卖兴隆。
对于店家来说,一年里,是很少关门的。去年,我的老父亲去世,就关了几天门,回来后,有好多人都知道这事,我收到不少安慰的话,心里很是温暖。开店做生意的,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会锁门。一个是害怕老主顾流失,再一个开店本钱在压着,一天不开门,不仅仅是赔一天房费的问题。
夏天的晚上,风凉的多,买卖也好。小城里,彼此都是熟人,人来人往的,想打听一点事情,也不是难事,更何况还有时刻去关注别人的人。
晚上临近关门,我和爱人刚要走,一个熟人叫住我:“哎!你没有听说吗,娜娜昨天晚上,被李杰好一顿打哎。”
“为什么?”我惊讶地问道。
“听说是送花引起来的。”熟人说到。
说这话时,买卖好的邻居就在旁边,只见她把两手插在裤兜里,一条腿向前伸出来,抖动着,脑袋朝后一扬,两手捋捋头发,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
回家的路上,我的眼前,总是出现娜娜的身影。那个一米六五,没有一百斤的小媳妇,被体重是她两倍的壮汉暴打,是一种多么不忍直视的场面。
“立秋”以后,女儿忽然来电话,让我去她那里玩两天。再不去,她就要离开那座我心心念念的城市。
考虑到她有半个月的假期,可以陪着我转悠,于是,我爽快地坐着高铁,似乎一眨眼的功夫,就在大城市见到了女儿。
乐不思蜀的日子,一忽儿就过去了,我仿佛去荡了一个秋千,很快落回小城,又回归正常生活。
半个月,对于我来说就是去玩了一会,而对于一些人来说,生活的航道完全变了。
(五)娜娜离婚了
娜娜终于离婚了。一对儿女被迫分开。女孩跟着妈妈,而男孩小伟跟着奶奶。娜娜除了自己正在经营的店,其它的,什么也不要。
当我再次回到店里,听说这些事的时候,我的脑海里,首先出现的,就是娜娜的儿子小伟如宝石一样亮的黑眼睛。
虽然没有人可以预测未来,但对于才六七岁的小伟来说,在不可知的基础上,他的未来又增加了难度系数。我在想,当他在黑夜中醒来,想念母亲时,那一对圆圆黑黑的眼睛,盛的更多的,不知是否是恐怖和悲伤的泪水。
以后的日子里,我每天经过水果店,看到的都是娜娜一个人在忙,进货,理货,搬货,记账……一切的一切,都是她自己。
中秋节很快就到了,那天晚上,我走的早,照例回家包团圆饺子饺子。经过娜娜家门口,店里没有一个顾客,人们都回家团圆去了。娜娜独自坐在收银台前,呆呆地,不知道在想什么。
今年的这个团圆日,是原本曾经幸福的一家五口,第一次分开过。一对孩子,分在两家,有爸爸的,没有妈妈,有妈妈的,没有爸爸。家中的天空,一分两半,每一半,从此以后,不再是一个圆满的日子。
不再圆满,是不是意味着缺失。而缺失,对一个孩子的性格,是不是有影响呢。
有人说过,幸福是可以继承的,不行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也许,娜娜和李杰还年轻,还可以重新开始。但是,他们的这一对儿女,凭什么在成长的岁月里,不但得不到双亲呵护的幸福,还要承受由于父母的过错而带来的骨肉分离,以及在以后的岁月里,还可能遇到种种连锁的负面效应呢。
在此,我又想到了娜娜的婆婆,那个独自守了大半辈子家的女人,当然,还有她的那位所谓的男人先生。他们忘了自己是这个原生家庭中所有后代的基石了吗?忘了他们对后代还有守候的责任了吗?
我还想对那些不得不离婚的父母说一声,无论如何,请一定多抽出时间,给自己的孩子充足的父爱母爱,让美好在他们的眼睛里多待一会,让他们纯洁的心灵多积聚一些爱的力量,让童年的幸福再厚实一层。我想,只有这样,他们的人生之路,才会走的更稳重,更踏实,更自豪,也更圆满。
前一段时间,我在去店里的路上,迎面遇到李杰。有心和他打个招呼,可他似乎在想什么,并没有看见擦肩而过的我。李杰瘦了,衣服似乎显得过于肥大。这个不到四十岁的年轻人,两鬓也已经斑白。
几天前的一个晚上,天已经黑了,娜娜说女儿一天没有回来。所幸,半个多小时后,孩子还算懂事,自动回来了。娜娜看见女儿,泪水喷涌而出,扭头快步回到店里。
这就是我的远房邻居娜娜的故事。
我的故事虽然讲完了,但生活从来没有停止,娜娜的故事也就在继续进行。如果有机会再次分享远房邻居的故事,我相信,我的笔下,生活中的娜娜肯定会带给我一个有希望的故事结局。这结局很美好,很精彩,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