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谈的时候,经常会被人反问。被人反问就意味着你的表达不够清楚,意思不明了,才会出现被反问的情况。
最近跟儿子日常聊天过程中,我就被反问两次,他不知道是从哪里学来的。有一天我跟他聊天,我说:“姐姐的作业写得很工整”。接着他说“哦,所以呢”?意思就是你想表达什么意思呢。嗯,似乎是我没有把话说完,没有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儿子说:“言外之意你想表达什么呢?是说我写的作业不工整,还是我的字写的不好看,还是要向姐姐学习”?我有点诧异。
周五的晚上,我告诉儿子:“今晚爸爸出差回来了”。儿子又说,哦,所以呢?接着说:“妈妈,你能不能不要总说半句话,一次性把意思表达清楚”。是不是我们要去车站接爸爸,还是晚上要等爸爸回来再一起吃饭。这是儿子第二次反问我。他说的言之有理,说话就得把意思说清楚,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想表达什么?或者让对方知道什么信息,有什么结果。经常只说半句话很容易让人猜想,留下悬念,甚至让人产生误会。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话语听起来也没有什么印象,因为没有前因也没有后果。
工作存在最多的就是沟通问题,汇报问题,一个问题看似说明清楚,实则等于没说。因为没有结果,或者议而未决。
比如,我们经常在会议上汇报GMP内审结果,EXCEL表格上有各部门各种问题,被扣了多少分,好像这样汇报也没有问题,监督部门发现了问题,扣了分,然后就结束了。有人就说,你还想要怎么样,难道把他XX吗?这很明显就是极端的思想,无法进行下一步的沟通。不痛不痒的处罚,没有原则的袒护也很容易让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也没有好的结果产生。
再例如,公司安排培训,一般情况是行政部发通知:培训内容、注明需要参加的部门人员、时间、地点、讲师,然后就完了。到了要培训的时间点各部门的人员陆续到达会议,有的迟到、有的请假、有的不来,原因种种。可为什么会这样呢?是我们的员工没有执行力吗?不,其实是没有向参加培训的人要结果,更没有强调结果的重要性。也是就是在发这个培训会议通知的时候我们没有强调重要性,也没有要求要结果,更是没有明确目标。所以参加人员就是机械化的,只是单纯的为了执行而执行,为了完成本职的任务而执行,没有去认识参加培训的重要性,也没有认识到为什么要去参加培训。没有目标没有结果,只是履行任务。甚至从上到下都没有人问为什么要参加这个培训,它的作用是什么,我们要产生什么结果,达到什么目的,不参加培训会有什么后果。
以目标为导向是我们工作的指引。没有结果的执行也是没有价值的任务。
管理就是通过别人拿结果。
如果工作上管理者没有主动跟催结果,员工也没有主动反馈工作情况习惯,加上本身就存在懒散、拖延的工作习惯。到点了,上级不催,下级不报,就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时间久了,员工自然不会把管理者安排的工作当一回事,反正做好了、做了、没做,结果没有什么两样,慢慢地助长了员工“做与不做都无所谓“的习惯,让员工养成了缺失责任心的工作习惯。每个人天生都是有惰性的,如果管理者自身随心,随性的懒散工作,管理习性被下属摸透了,自然也很容易被员工钻了管理空挡。
管理者在研究下属,别忘了,下属也在琢磨自己的上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