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韩寒在自己的微博上写过:
路边吃拉面,背后一对小情侣在聊天,不知怎么的突然蹦出一句:你这就是喜欢,真正的爱都是很克制的。因为喜欢就是放肆,而爱就是克制。
“喜欢就是放肆,爱就是克制”这句话是韩寒在文学作品里写的原话。经由电影《乘风破浪》传播,被很多年轻人奉为哲理话语。
它对人的影响在于重新定义了喜欢和爱,这就是哲理话语的力量。人们的生活以此为依据,类似这样的哲理话语还有:
尊严这个东西,其实是和欲望成反比,你想得到一个东西,就会变的低三下四,死皮赖脸,而当你对眼前这个人,这件事无动于衷的时候,尊严就会在你心中拔地而起。——刘瑜
今天不想跑步,才去跑步,这才是长距离跑者的思维方式。——村上春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这些句子有些是时下流行的网络名言警句,有些是经典语录。但是不管哪一种都是对一种概括,一种本质的提炼。人们掌握了这种本质的提炼,依据这些道理,去生活、去交际、去工作等等。
我们从小到大的生活逻辑也是如此,父母告诉我们是非对错,学校老师教授我们各种文化科学知识。在生活的早期,自觉地不自觉的掌握了许多人生道理。
但这里就会产生一个问题:我们掌握太多道理,反而为道理所限制。
就像韩寒遇到的那对情侣,他们从电影上学到了关于喜欢和爱的定义,“喜欢就是放肆,爱就是克制。”并且在以后的生活当中,慎重的遵守着这个道理。但这句话真的有道理吗?韩寒自己也说,不过是为了押韵而写。倒过来:爱就是放肆,喜欢就是克制,也一样成立。因为人的性格各异,有些人把爱成天挂在嘴上,但是一句“我喜欢你。”却是羞涩的没法表达。
所以说这是一个因人而异的事情,不是一句话,一个道理就能概括的。
在哲学上看来这是一个关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争论。理性主义认为人能首先掌握基本的原则和规律。能够通过推理、判断得到世界的本质规律。人的心灵是知识的源泉。
但是这种主义容易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唯理性主义,怎么理解呢?因为人能首先掌握原则、规律,也能通过推理和判断来认识世界,就会陷入一种纯思维的生活状态。
与理性主义相对的是经验主义。经验主义认为生活是由一个一个亲身体验的事件组成,认识这个世界只能靠感官体验。比如:你只有经验到苹果落地,才能认识世界上有苹果落地这件事情,但是你无论经验多少次苹果落地,你也不能得出世界上确实有万有引力这个定律,因为万有引力这个定律是人无法经验到的。
其实这两种主义正代表着生活里的两种状态,一种是生活在理论的世界,过分沉浸在理论的世界里,就是通常所说的:书呆子。另外一种是纯经验式生活的人。每天体验不同的生活,身体感官一刻也没有停歇,但思想却从来没有动过。
这两种状态都不好,因为这是生活的两种极端状态,人必定是一边体验,一边总结、提炼体验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结合起来,才能塑造一个更加高层次和完美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