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经济学人》4月,最新一期的封面标题。
截止至4月28日,全世界范围的新冠病例已突破300万,而我国病例数目前只占了其中很小的比例。死亡人数也远低于英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家(但我们公布的数据,普遍被他国质疑)。不仅如此,我们也正在大张旗鼓地支援世界各国,获得了广泛的“赞许声”。除个别获得大量医疗物资赞助的非洲国家之外,其实更多的医疗物资还是贸易商品(比如:)。
长期“墙内、外”新闻对比阅读,总会发现同一事件的中西方不同视角。此次疫情的新闻更是如此,你方唱罢我登场。口水仗和自吹自擂,从未断绝于耳。
假如说,现阶段国内的疫情得到一定程度缓解,那么居功至伟的绝不是政府,而是在此情景之下,那些已经逝世,以及坚守的医护人员,还有活下来却再也回不到当初生活的人们。
当下,我们“慷慨”解囊于他国,可谁又记得起,让纳税人捐钱抗疫的又是谁?而花的这些钱,是否经过人大审核通过?无人知晓。
老百姓辛苦捐出去的钱,不知被花在何方。也许如外媒所说的那样,被沦为大撒币罢了。钱财散去,远不是最坏的。如果初心为义,真心为救人而去,那就不是以利益为出发点,那么我们将获得世界范围的民心。
可这并非捐钱捐物的初心,而是为了维持所谓强国的面子。通过铺天盖地的西方不行,来对比彰显自己的所谓主义真。
回顾古人留下的智慧,《大学》结尾篇章,国不以利为义,以义为利。《论语》第二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若道义之所在,行之亦理所当然。真心做好事,何须大肆宣扬?
当下,仍有许多危机,集中在以下几点,若处理不好,极有可能引发“切尔诺贝利时刻”。
1、关于病毒的源头,各种符合我方利益的假新闻,一时说是意大利,一时说源自美国。若真如此,何以我们第一个封城?在不确定的情况之下,至少我们可以少说,尊重基本的事实,国家的威严与受人尊重,应该从自重开始,而自重应从屏蔽真正的谣言开始;
2、目前许多工厂已开工,生产可以继续,可世界仍然如此,需求就绝无可能回复到之前的水准,依照WTO预测,世界范围短期商品贸易下降13-32%,长期,我国的经济又何去何从?
3、今年高校毕业生860万,创历史新高,就业之难已不再是“新闻”,这还不包括前些年未就业的人数。如何在中美贸易战硝烟未散,债务危机重重(海航就是一特例),世界疫情猛如虎的情况下,解决这个关乎稳定的大事,这将决定未来的许多个体的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