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宋,乃我国古代诗坛的一次巨大革新。宋朝初期的诗承袭了晚唐五代辞藻华丽而内容空虚的文风。但其中也有不少诗人明白应抛弃这虚假的文风,追求文风的朴实,文笔的自然流畅,苏轼与其弟苏辙便是这群人中的杰出人物。
天生异象
宋仁宗瑾有三年(公元1037年),在四川省眉山县境内有一座彭老师突然慌记起来,百花不放,草木枯萎,禽鸟野兽,远走高飞。同时在这一年的1月8日的某时,一个小生命在四川省眉山纱縠行苏宅中诞生了。三年后又一个小生命也诞生在了这个地方。他们仿佛是这四川省天地间的宠儿。
名满天下
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三月,苏轼与其弟苏辙跟随父亲来到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参加进士考试。
在这次考试中,苏轼三易其稿,仅用600多字,便阐明了他一生所遵循的以仁治国的思想。但却因为主考官欧阳修的失误,从而使他从第一跌到了第二。接下来的礼部复试,苏轼以“春秋对义”获得第一。三月,仁宗皇帝亲自主持策问,苏轼兄弟同时进士及第,并获得仁宗赠言“魏子松得了两个太平丞相。”
苏轼还得到了欧阳修“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的称赞。作为一代宗师,欧阳修无意识中的一句褒贬之词,足以关涉到一个人一生的荣辱和成败。苏轼能够得到他如此高的评价,因而在一时之间名满天下。
不幸来袭
正当苏轼一举成名,声名鹊起之时,他的母亲程氏却于四月初八病故。她在临终之时,还不知道一双爱子已在京城双双高中。
苏氏父子闻此噩耗,仓促离京,日夜兼程的赶回家中,却只见一派荒凉景象。回忆起曾经的书声笑语,其乐融融的情景,不禁悲从中来。
三年后,苏轼兄弟调整好心态,继续投身于怎样造福民生的具体思考之中。
嘉庆六年十一月,天寒地冻,北风凛冽,苏轼怀着致君尧舜的火热理想,带着妻子王弗和尚在襁褓之中的长子苏迈,踏上了征途。
祸不单行
正当苏轼满怀信心和为民造福的抱负时,不幸的事情却接连发生在了他的身上。
英宗赵曙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五月二十八日时,他的夫人王夫因病去世,年仅二十七岁,只留下了不满七岁的儿子苏迈。
第二年四月,父亲苏洵也在京师与世长辞,年五十八岁,六月扶丧归蜀。
贬官之路
苏轼不仅在生活中不如意,在官场上也有诸多的不如意。
苏轼一生三次被朝廷贬官,但是,每次被贬,苏轼都没有消沉下去,反而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
第一次,是在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因“乌台诗案”入狱,经多方营救未获死罪,贬至黄。原因就是苏轼多年来一直反对新,特别是以他豪放的性格,无论在言行、诗文、还是行动上,处处都对新法持否定态度。
第二次,是在1094年,被贬惠州。原因是一直主持使用旧法的太皇太后于1093年去世。结果新政抓住机会东山再起,借小皇帝之手打击以苏轼为主的反变法派。
第三次,是在1097年,被贬儋州。原因就更简单了。新党为了将旧党的人赶尽杀绝,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请扫”,所有被贬外地的祐党人,根据贬所再向更远的地方贬去,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永无出头之日。
安详死去
元符二年(公元1100年)正月,哲宗崩逝,徽宗继位,大赦天下。五月,苏轼被赦免了流放海外之罪,并被提举成都玉局观。
可惜的是,苏轼在到达真州之时。不幸患了暴病,瘴毒大作,止于常州。
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六月,苏轼病卧常州。七月二十八日,苏轼逝世,一代才子就此陨落,年仅六十六岁。
山河同悲
苏轼病逝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国,四方震悼,山河同悲。“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与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形成群众性、自发性的吊唁活动。
在荆州,大病初愈的黄庭坚悲痛万分,将苏轼遗像悬挂正厅,每天早起整肃衣冠,上香拱拜,当地士人举行哀悼仪式,他挣扎着前往参加。
在颍州,张耒白衣素帽,祭奠恩师,并拿出自己的俸钱,在荐福禅寺做了一场佛事,寄托自己内心无限的哀思。
在汴京,数百名太学生自发的聚集在慧林僧舍,举行饭僧仪式,痛悼一代文坛巨星的不幸陨落。
在赣州,僧荣显等“为设斋供佛,哭之尽哀。”
至于亲朋好友、门生故旧的哀悼之文,更是多不胜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