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的人,“好言一句三冬暖”,不会说话的人,“恶语伤人六月寒”。说话与吃饭一样,不能说会张嘴,会吞咽,就是会吃饭。好吃的吃个死,不好吃的死不吃。就是不会吃饭。 说话也是这样,不能说两个嘴唇一碰,能发出声音就是会说话。说话得分场合,看对象,讲究方式方法。既不能满嘴跑火车,也不能碾子打磨,实打实……
那天散步,我碰到一个刚出院的病友,出于礼貌也是出于关心,我问他最近咋样?
“不行,一天不如一天,瞎子磨刀快了……”看着他悲观失望的样子,我想安慰几句,可我还没张口,他又接着说,“都七老八十了,肯定是越来越坏,我是实话实说。”
在这种场合,我不赞成实话实说。就像别人家的孩子过生日,你不去恭维夸奖也就罢了,反而说人家的孩子迟早是要死的。你虽然说的没错,可谁愿意听这样的实话?
说话要看对象,分场合。 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可打仗的时候就得兵不厌诈……就和穿衣服一样,参加舞会穿礼服,海滩游泳穿泳装。别人都说实话的时候你不能说谎,别人都是善意的谎言,而你实话实说时就要挨打……就像鲁迅先生在《立论》中所说的那个人一样,别人都恭维夸奖孩子,你却说这孩子迟早是要死的……虽然是实话实说,却被人暴揍一顿,而逐出家门。
人生在世不能只会说一种话。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是两面三刀,而是随机应变便于沟通。给鬼说人话,鬼听不懂,给人说鬼话,没人相信。实话有时候不能实说。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时,刘备如果讲实话,讲真话,他能活着出曹营吗?还有说话的语气与表达方式也很重要。生活中的许多误会,也与不会说话有关。前些年别人给我讲了个笑话,就是因为误解,而让一个饭局不欢而散——
那天,老张请三个朋友吃饭。老王先到, 老张点头示意后却总是东张西望的往外看。嘴里还说,“该来的怎么还不来?”老王多心了,说自己不该来,起身走了。老王走后,老张对刚进门的老李说,“该来的还没到”,(他指的是正在赶路的老赵),“不该走的却走了”(他指的是刚走的老王)。 老李心想,老王不该走,老赵还没到,该走的不就是我吗。 他借口有事儿也走了。老张没留住老李,却迎来了老赵,他对老赵说,“他们两个误会了我,我没说他们该走……”。老赵说,“他们都不该走,那该走的肯定是我喽……不该走的都走了,我还留在这干什么?”说完也拂袖而别……
这虽然是个笑话,可也告诉人们,不会说话的时侯,最好的选择就是闭嘴。能说会道不是坏事,可得说到点子上。说不到点子上,词不达意时最容易被人误解,甚至引来灾祸……
星光大道原节目主持人毕福剑,虽然姓毕,可就是不会闭嘴,所以这才祸从口出,惹了众怒不说,还因此而丢了饭碗。过去常讲的一句话是,“多吃馒头身体好,少提意见威信高”。许多人都这么说,也懂其中的道理,可就是做不到。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不光不会说话,而且还不会闭嘴……想当年,那些被打成右派的人是如此,毕福剑满嘴跑火车,胡说八道也是如此。许多人在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紧张,更是如此。有些人家庭关系紧张,不就是因为说的多管的宽吗?
小孩子学说话,两三年就学会了。可人一旦学会了说话,再想学闭嘴,那可就难了。有的人一辈子都学不会。所以这才有人总结了一句名言:“三年学说话,一辈子学闭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