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到中年

人到中年

作者: 明月晓晓 | 来源:发表于2017-01-16 21:29 被阅读0次

有些莫名的伤感

不知不觉中,人已中年。

精力和体力越来越不从心,似乎青春未来得及告别就悄然走了,恍惚间,意气风发、年少轻狂已成昨天。

动不动就怀念过往,待回过神来太阳已经西斜,窗外瘦骨嶙峋的树枝,在窗户上形成密密麻麻斑驳的倒影,内心突然间就有了种莫名的伤感。

我知道,这很不符合头脑中那个大气磅礴、理智十足和冷静持重的“我”的形象。

中年,是一个让人忧伤的年龄。

同学聚会的次数越来越多:男士大腹便便、沧桑尽显,女士装扮浓艳、开始拿腔拿调,与年龄有关的话题成了禁区。

不得不说,中年,令人讨厌。

刚从部队到地方,就已人到中年,人们规劝安置,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过着有车有房的小资生活,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我想也没想就拒绝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不想再那么沉重地生活,对自己好一点,休息和放松是我当前的任务,没有必要严肃地思考未来。

中年的爱情已经过了“保鲜期”,曾经的风花雪月、海誓山盟如镜中花、水中月,可见却已不再真实。几多中年同学感叹,爱情曾经来过,只是那电石火光的一瞬,过后持久的还是温和却不热烈的亲情。

经过了青年时期的打拼,中年的生活,物质上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基础,吃得喝得用得在生活幸福指数上占的比重越来越小,精神上的不满足却常感被寂寞孤独包围:面对着手机控的妻子欲言又止——沟通是双方都有意愿才行的事——转念想,何必强求;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用上了全部的心思准备保驾护航却被告知多余;痛定思痛,下定决心做回“自己”,却发现世界属于80和90后的,70后的已经靠边站了。

人到中年,社会关系最复杂、家庭责任最重的时候,心绪也更容易波动。

“少年不识愁滋味,欲赋新词强说愁。如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忙碌了半生,给身心放一个假

作为一个受儒家用世思想影响较深的人,我很难接受无所事是的”假期“,总认为那是光阴虚度。

给身心放假,感觉就是内心脆弱逃离社会的消极防护。每当无法控制的情绪来临,我会很严肃,问自己很多刨根问底的问题,包括中年焦虑所带来的坏情绪。

“是因为人越来越成熟了,思绪越来越复杂了?

难道是对于自身“不安全性”的恐惧和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

还是,人到中年,面对的事情太多,人容易敏感?

……”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越来越理性化,以至于我们无法接受自己的真实和感性。

人生的长跑,为什么非得一直加足马力向着那“死亡”的终点奋力奔跑?没有权力停下来,放慢脚步欣赏沿途的风景?

就不能有“外面的世界很大,应该出去看看。”这样说辞就辞、说走就走的冲动和行为吗?

静下去,宅起来,细细体味那无缘无故的不快乐;坦然接受那无法控制的状态,给自己一点放肆的空间,承认欲望,不必为不失原则的放纵寻找一个牵强的理由。

人到中年,我已经不愿意再把忙碌当解药,把奔波当麻药,把所有的时间都换成结果,就让那些勤奋、理性和专注先放一放,还世界一个真实的自己。

陪妈妈忆一忆童年的金色时光,看孩子尽情在院子里撒欢、狂奔,参加同学聚会喝一场微醉的酒,让妻子把伟大的人生规划和手头工作放一放,过过”两人世界“,专心地谈谈情说说爱,让日子细细地过,好好地“虚度”,慢慢地体验一下自己的存在。

承认虚度的意义,是中年人,对自己最坦诚的交代。

做最好的自己,再次启航

人到中年,就好象加足马力奔向远方的旅途,行程快到一半,应该也需要到服务区休息休息、调整调整:

1、从身心全面休整

检查车子的状况——阳气渐衰,阴气渐盛,要有种老车破路慢慢开的准备,同时,也要有兵来将挡,水来士淹,意志不灭终将成功的稳重和坚定。

及时调整心态——破除侥幸心理,不做机会主义者,不总想着弯道超车、任意并线,而要以最笨的办法,做最稳妥的事,匀速平稳、坚持不懈,确保行得更稳更久更远。

积极舒缓心绪——抛开那走得火急火燎的情绪,听一首悠扬的歌,给旅程增加一点小浪漫、小幸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用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给予孩子成长的自由空间,成为他们忠实的粉丝和玩伴……

2、重新定位生活目标

如果把人一生看作为一条绵延的长线:青年,是青涩有力的曲线,中年是优美的弧线,老年是拙朴的直线,各有各的“真”,各有各的“善”,各有各的“美”。

中年的生命,不再追求展现力与美,不需要过度地向外索取,更需要向内寻求生命的宁静平和、朴实雅致与开放融合,以艺术柔和的笔触画出一条充满张力的美丽的生命弧线。

存一颗感恩的心,明白生命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赠予,感恩家人关爱给予的温暖,感恩朋友给予的帮助,感恩对手促使的成长……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你的脚步将更坚定也更有力,生活也会拥有春天般的和煦和幸福。感恩的是别人,惠及的是自己。

与人交往,善良为本,理解别人的处境和难处,同情别人的痛苦和遭遇,理所当然地也会多一份担当而少一份抱怨,从心底懂得,同情别人,其实是对自我内在情感的最大观照。

生活要过得丰富,尽可能多地掌握生活技术,可以变着花样地做丰盛的饭菜,至少热爱两三种不同类型的体育运动,棋琴书画、文学、艺术等爱好当然也不能少……结果不重要,精彩的是过程。

懂得敬畏生命,对长辈保持应有的敬重,尊重所有的人(包括你的敌人),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让生命多几份厚重和坚实;习惯于经常反思,多维度理解这个世界,不轻易评判、不轻易指责、不硬性要求,多赞美、多鼓励、多支持,承认对与错的相对性、“灰色地带”的绝对性……头脑里有了尊重,心里便有了敬畏。

人到中年,应该从物质上的满足过渡到精神层面上的满足,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丰富的人,高贵的人,作一个精神贵族,不要成为精神贱民。

3、培养生活中的大格局

有一句话是,格局决定结局,改变人命运的并不是知识,而是格局。

何谓格局?在我看来,格局内在表现为胆识、智慧、眼光以及价值观和使命感,外在表现为一种抱负、气度、胸怀和态度,它与道德无关,却与个人的心性及认知模式相联。

如何培养大格局呢?

首先要从个人的心性上纵横拓展:

纵向拓展,向内心求良知和诚敬:以阳明”心学“为参照,以生活实践为指导,以“心”融“理”,以“理”正“心”,致良知以达到“知行合一”。

横向拓展,向外在求开阔与博大:以历史辩证唯物主义为依据,以“上层建筑”和“生产力”发展为脉络,用发生学的视角审视个体的人,并把”人“放进历史长河的背景中认真去分析、考量,便可以从人性上获得一种从容、豁达和洞见。

其次,当然,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更是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必要手段。

再次,与时俱进地进行认知升级。

随着工业时代的终结、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颠覆了原有的“旧世界”,国与国、人与人的关系,经济与生活的结构,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诸如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们协作越来越紧密,组织机构网络化扁平化,作为个体的”人“异军突起,成部落社群式分化......社会呈现出最大限度的包容和多元。

生活在21世纪的中年人,没有终身学习的思想、意志及行动,迟早会被社会淘汰,被年青人淘汰、被新技术新科技淘汰。

言归正传,如果没有紧跟发展的认知作为基础,立足于当前社会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强烈的使命感,空谈人的格局将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没有意义。

人到中年,我有意从热闹的视线中游离出来,不再关心在场与不在场,上下求索的是如何最好、最美地实现”自我“。

人到中年,仍在路上,那心那胸那志那脚步,更高更广更坚更实。

相关文章

  • 随笔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 人到中年,事业停滞不前 人到中年,习惯按部就班 人到中年,慢慢缺乏激情 — — — — —...

  • 2018-07-29

    《人到中年》 “人到中年不好狗”形容中年的...

  • 人到中年

    人到中年不要自做多情 人道中年不要瞎凑热闹 人到中年学会享受孤独 人到中年不要没事找事 人到中年不要放弃梦想 人到...

  • 你会遇到对的人

    人到中年 获得简单点 才不会累 人到中年 少点怀疑 多点信任 才会快乐 人到中年 多点爱 少点抱怨攀比 自己才会安...

  • 人到中年的感悟

    人到中年,经历越多,感悟越多;人到中年,焦虑增加,对生活也难免出现迷茫;人到中年,人生开始做减法,成熟了,看透了,...

  • 一个人生活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唯没有伴。 人到中年,左手扑腾事业,右手提拉孩子,唯没有爱。 人到中年,本是如狼似虎的年纪...

  • 人到中年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老老小小都将目光投向你。 人到中年,勤勤恳恳工作,不能懈怠。 人到中年,要照顾好自己...

  • 随笔

    人到中年,是屈从于现实的蝇营狗苟还是依旧怀揣纯真梦想为之奋斗? 人到中年,是不惑而立还是彷徨无措? 人到中年,是柴...

  • 人到中年,吃点福鹿寿

    人到中年

  • 2018-01-06

    人到中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到中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qem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