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星堆之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三星堆之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作者: 夜星星辰 | 来源:发表于2024-09-03 00:35 被阅读0次
“辫发”与“笄发”

看着两种不同的青铜人头像我们可以想象:在黑夜里,金面罩青铜人头像、晃动的篝火光芒、眼睛呈现暗淡、虚空的感觉,两眼的焦点因不相交而显得空濛!让人有一种虚空的神秘感。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似乎可以听到先民们在聆听着咒师或巫师诵唱着对神的祷告!他们在充当着三星堆人与神灵之间沟通的媒介。

在古代社会,咒师和巫师是一种特异的存在,他们会在面上再贴金面,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面具。戴面具与其说是显示地位,不如说是因为考虑了头像的宗教机能。而且认真看会发现面具有两种:一种为平头顶,发辫垂于脑后,这是“辫发”;另种为圆头顶,没有发辫,这是“笄发”。我不确定原因,但有些学者认为这是两个部落:一支是成都平原上的土著部落,另一支则可能是来自二里头的夏代王族。

在古代,青铜珍贵,黄金更为稀有。那么或许我们可以认同的一点是:青铜人像应该代表了古蜀国的最高权力。他们两个“辫发”,两个“笄发”,数量恰好相等,似乎刻意维持着把王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的某种平衡,或许也是部族之间的秘密协议。

青铜人像都是带着面罩的,虽然金面罩略有残缺,但不妨碍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金面罩是与铜像整个面部包括双耳及下巴紧密粘合,其特征都是眉眼镂空、鼻部突出、双耳穿孔、各处线条造型凸凹分明,显示出一种异常华贵的气势。这是一张从古蜀文明穿越而来的3000年前的脸,当我们凝视它的时候,它似乎也在凝视我们。

在凝视之间你会发现,青铜头像的耳朵有粘合的痕迹。的确,如果要用青铜无痕迹敲制,有很大难度。所以专家们也认为这是古蜀人采用土漆之类的树脂,作为金面罩与青铜人头像之间的粘合剂。果然,人类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我去年也带着小宝去了金沙遗址,单单从造型和风格上来看,三星堆青铜人像所佩戴的金面罩与金沙遗址出土的金面具几乎高度相像,至少我通过拍的照片进行比对,没有看出来区别。而三星堆和金沙之间的直线距离为40多公里,两者之间没有高山,也没有大川。马的最高时速在50-55公里,单40公里以上只能持续45分钟。一般骑马的时速也就是25-30公里。那么两地之间骑马大约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的确有必要进行部落联盟,奇怪的是3000年前三星堆文明为什么会突然消失了呢?

面具下的那双眼

相关文章

  • 青铜人头像、三星堆文化——古代青铜器名品集录(十六)

    13、人头像 商后期 四川广汉三星堆2号坑出土 现藏:三星堆博物馆 通高42.5厘米,重2.55公斤,戴金面罩,平...

  • 2021-03-23

    【鼎盛时期突然消失三星堆文明到底经历了什么?】三星堆遗址出土500余件重要文物,高大的青铜神像、精致的金面罩、金杖...

  • 《大话中国艺术史》:在书情画意里,走进他们的人生

    1934年,三星堆遗址首次被挖掘就震惊了世界: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

  • 神秘的三星堆(三)

    三星堆的青铜大立人(身高180厘米)、酷帅的青铜人头像、商青铜神树(据说,修复完整的一棵神树高达395厘米)、金杖...

  • 神秘的三星堆(二)

    三星堆的青铜大立人(身高180厘米)、酷帅的青铜人头像、商青铜神树(据说,修复完整的一棵神树高达395厘米)、金杖...

  • 古蜀华章:四川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

    一,三星堆遗址: 纵目青铜面像:五官极尽夸张之能事,千里眼顺风耳,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无所不能。 戴金面具辫发青铜人...

  • “雒”怎么读

    “雒”可用作“雒城”。就在三星堆遗址附近,还记得《如果国宝会说话》中的三星堆青铜人像,三星堆青铜神树吗? ...

  • 偶像练习生

    我看得清楚你的面罩,我不撕你的面罩,但我不要戴面罩 张艺兴《面罩》

  • 青铜头像

    楔子 塞北平原。下弦月,满天星。古朴的村落在寂静的夜里显出几分神秘、几分朦胧。随着轻微的开关柴门的声响,村东头一座...

  • 青铜立人像、铜神坛——古代青铜器名品集录(十四)

    11、青铜立人像 商后期 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2号祭祀坑出土 现藏:三星堆博物馆 青铜立人高180厘米,加底座通高2...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星堆之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qfc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