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126844/a9c74d6379f2e56f.jpg)
得罪人是有成本的。得罪上司,尤其是得罪“坏”上司,是一件成本过高的事情。
而当面和上司起冲突,更是绝不能为。就算有再充分的理由,或者是再大的火气,也没有必要做这种事情。
维护与“坏”上司的关系是一件长期工程,而要想搞砸这种关系,你只要得罪他一次就够了。
也许得罪“坏”上司不会让你当场得到什么惩罚,但是你要知道,“坏”上司就算再无能,可他的记性都是相当不错的,你得罪了他,别指望他会轻易忘记。对于职场人来讲,真正可怕的不是当面冲突,而是别人将你牢牢记恨在心,等到时机成熟时再对你发动进攻。有句老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你若是被“坏”上司“惦记”上了,等待你的绝不会是什么好事情。你要明白,在职场里得罪人,必定是有成本的,那些当面与你冲突的人还好对付,而对于那些“坏”上司来讲,他们是不会和你进行正面交锋的,因为他们有的就是背地里搞鬼的伎俩。他们想治你,大可不必着急,他会在你露出大破绽的时候,直接给你致命一击。
另外,在职场中得罪了人,你也没有被对方原谅的机会。因为职场就是一个讲利益的场所,虽然你和你的“坏”上司们朝夕相处,但是人家与你非亲非故,所以没有任何理由放过你。由此可见,得罪“坏”上司,实在是一件太划不来的事情,每一个职场人都应该明白其中的道理。
有些人会说:“我就是看不惯我的那个“坏”上司,我恨他,所以我就要得罪他。”这种说法看起来有道理,其实完全不符合职场中的逻辑。你恨他,为什么就要得罪他?你得罪了他,到头来承受损失的却是自己,这难道不是得不偿失的事情吗?
确实,在很多时候性格是会冲突的,也许恰巧你的性格就与你上司的性格相互冲突。但是作为一个理智的职场人,不能让自己的性格成为阻碍自己前进的障碍,一个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情绪的职场人注定是要失败的。更何况,如果你与“坏”上司本来就性格不合,如果还不懂克制的话,很容易把一件小事变成刻骨仇恨。
所以说,即使对方是你最讨厌的“坏”上司,你也不能因此而故意得罪。所谓在人屋檐下,哪能不低头?你如果还想混迹职场,就应该学会忍辱负重。套用之前的一句话“这个时代没有绝对的公平”,所以你完全没有必要因此而愤愤不平。
要知道,在职场中得罪人的机会永远比讨好人要多,像得罪人这种事情大家都是唯恐避之而不及。如果你还是一意孤行,完全不管不顾地去和“坏”上司冲突,那么对你来讲绝对是要付出大成本的。
不要得罪人,更不要得罪上司,且万万不能得罪“坏”上司,这是你混迹职场需要牢记的不二法则。
你是忠臣,你的犯言直谏是为了集体的利益,也许这些道理你的那位“坏”上司都明白,但是就因为你没有给他留面子这一点,他就有理由嫉恨你。你让他丢了面子,他便会设法找回面子。如何挽回他的颜面?很简单,他只要挑出你的毛病、你的不足,“坏”上司就会认为自己的面子挣回来了。作为上司,他若是“一心一意”地找你的麻烦,那真是太容易不过的事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旦你被“坏”上司发现了错误,他便会毫不留情地公之于众。关键是,你找出他的错误,他最多也就是反省一下自己,然后改正就算完事儿了。可若是你的错误被他掌握了,“坏”上司还会给你改过自新的机会?由此可见,不顾“坏”上司的脸面犯言直谏,到最后伤害的只能是你自己。
就算是遇到了一个你所讨厌的“坏”上司,你也毫无办法。如果真的遇到所作所为、行事说话让你很不喜欢甚至非常讨厌的“坏”上司,你就要学习李飞的做法,要尽可能做到礼让、容忍,不要挑起冲突,搞得像仇人一样,偶尔还可以开开玩笑、拉拉家常,问寒问暖,不必成为多好的朋友,但是可以保持良好的关系。若是当他们的所作所为与我们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也要学会防范。
对于那些笑里藏刀的“坏”上司,你绝对要加强一些警惕,但是不论你多讨厌他,都不要表现出来。同时与这样的人交往应该只限于公事,千万不要在他面前评价公司其他人的是非,只要凡事有所保留,他便无法向你下手。
至于那些爱挑拨离间的“坏”上司,你和他们只能谈谈工作,工作以外的空间,就赶紧远离他们吧。
碰上好捅娄子的“坏”上司,切莫提意见或妄下断语;要是事件与自己有关就公事公办,保持低姿态,所有公文必须依照手续。最主要的是维持好风度,事后也应保持缄默。还有就是千万不能和这样的“坏”上司同上一条“贼船”,因为他们随时会捅娄子,假如他们捅了娄子的时候你恰巧就在他身边,你不要指望他们相信什么“千年修得同船渡”,一旦有什么不测,他们会第一个把你扔下海去,让你当替罪羊。
总而言之,生活中让我们讨厌的人也许有很多种,而且也不能保证你的上司不在你所讨厌的那个类型里。既然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上司,那么遇到了自己讨厌的“坏”上司也只能选择试图和他缓和一下关系,然后在心里默默讨厌他而不表现出来。如果因为自己讨厌“坏”上司而影响了工作就太不应该了。因为我们的个人喜恶只能代表自己的想法,但工作还是要开展的。无论如何,不能让个人的喜恶影响到自己的工作,这是在职场中需要做到的一个职业素养。
真正的职场高手都懂得“以柔克刚”的道理,“坏”上司越是对他“坏”,他对上司就越好,处处笑脸相迎,坦然面对批评,到最后这种“软暴力”会将上司的“坏”统统软化,让自己在职场中取得主动。
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当上司对他“坏”的时候,他会选择“以暴制暴”,用同样恶劣的态度去回击“坏”上司。这样一来,和上司之间的关系只会越来越僵。在员工和上司的对抗中,员工很难取得主动,而那些“坏”上司会用自己手中的各种资源、权力来打击那些与他有间隙的员工。这样以来,那些与上司有直接冲突的员工就常常处于被动的局面当中。
也许有些人不明白:“为什么上司对你越坏,你就要对他越好呢?这句话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受虐狂说出来的。
实际上,在职场中混迹,是需要一点牺牲精神的。面对上司的“坏”,你应该懂得容忍和避让。实际上,很多“坏”上司之所以对你恶言相加、毫不留情,不代表他们对你个人有成见,而是因为对方性格就是那么恶劣。
职场是一个极度现实的地方,这是一个权力和利益主宰的地方。“坏”上司有权力,他的喜恶会直接影响到你的利益,所以他有资本随着性子来。而作为下属,处于权力和利益的末端,如果你也随着自己的性子来,肯定会遭到“迫害”。所以“以柔克刚”,用笑脸迎接、软化对方的恶劣态度是下属们明哲保身的最好方法。
当然,如果有一天你能够在权力和利益中凌驾于你的“坏”上司之上,届时也不妨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而要想有那么一天,你现在就必须学会对他好。他对你“坏”,在你的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而你对他好却给了他一个好印象,就为自己的未来铺就了一条坦途。孰轻孰重,谁是谁非,在这种利益关系的对比中显得再明确不过了。
职场中人,如果懂得了“寄人篱下”的时候“以德报怨”,会让你占很大的便宜。
从现实的角度考虑,得罪一个坏人的成本要比得罪好人的成本高得多。正因如此,当你上司越是“坏”的时候,你越应该对他好,你要是惹了他,他对你绝不会手下留情。
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以德报怨,不是说让职场人做老好人,做个活该受欺负的主。我们要做的,就是自己掌握尺度,以保障利益为大前提。
我们对坏人好,是为了保障将来的大利益,为了不付出得罪人的成本。但是如果对方的“坏”已经触犯了你的实际利益,你就完全没必要给他笑脸了,该回击也要回击。其实说白了,就是个成本核算的问题,在职场中用利益的得失衡量你的行为,才是明智之举。不过一般来讲,回击上司的成本总是过于高昂,所以我们不妨“忍辱负重”,他对你越坏,你对他越好,用这种软刀子消磨他的脾气,让自己能在职场中获得最大利益。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员工,在其遭遇挫折之后会把所有的原因都归咎于自己的“坏”上司?但是那些被人认为是无恶不作的“坏”上司为什么反而都会在职场上如鱼得水、平步青云?如果一个职场人不能搞明白这两个问题,就容易陷入不合理的职场心态当中。一旦拥有了不合理的职场心态,职场人就很难以客观的眼光看待职场。他们往往不自知,在他们的心里,从来不会觉得是自己的心态不合理,反之,他们会觉得是职场不合理。
事实上,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不合理的职场,有的只是不合理的心态。诚然,职场中会有很多规则与人们的传统观念相背离,但是这些规则的产生是基于职场本身的特性。如果忽视了职场的特殊性,依旧以传统的是非观念看待职场中的人际关系,显然是不现实、不理智的。一个职场人,只有首先认同职场规则的合理性,然后将自己的言行与这些规则接轨,摈弃不合理的职场心态,才能获得职场上的成功。
一个优秀的职场人,他懂得把生活与职场分开来看。对于这样的职场人而言,职场永远是合理的,虽然有些时候职场中的一些事情会违背生活中的法则,但是如果把这些事情放到职场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来看的话,他们又都是合理的。
你的“坏”上司,他们责备起人来也许是口无遮拦、恶语连连,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生活中当然是不合情理的。但在职场中,一切都是为了利益服务,只要对获取利益有利,他们会不择手段地提高工作效率,这样来看,这种行为就是合理的。
你的“坏”上司也许不公平,他们在用人的时候没有把最有能力的人提拔上去,而是“任人唯亲”,这用传统的道德观念来看也是不合理的。但在职场中他们要扩大自己的势力,增强对团队的控制力,给自己谋取更多利益,这样一来,他们的行为也有了合理的解释。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认为不合理的事情是发生在你的“坏”上司身上,如果你因此而认为整个职场都是不合理的,那就大错特错了。这只能证明你是一个过于青涩的职场人,你还没有完全适应职场中的种种规则,你还是在用生活的心态去面对职场。实际上,就是你的这种在职场中的心态才是最不合理的。
从步入职场的那天开始,就应该学会适应职场,遵循职场的规律办事情。在成为一个职场人的时候,你必须首先扭转你的心态。如果你的人在职场,而心态却在职场之外,那么对于你来讲,这个世界就有太多的不合理。久而久之,你会对职场产生错误的认识,甚至会在心理上抵触你现在身处的环境,这对于在这个环境中的生存是不利的。
作为职场人要知道,职场和你曾经所处的任何环境都有所不同。你曾经认为合理的事情在这里不见得合理,曾经认为不合理的事情在这里很可能是合理的。这就是职场,它是一个与你之前所处的任何一个环境都有所不同的地方,所以必须从头开始认识职场的合理性,而没有任何理由和资格质疑职场本身是不合理的。如果你还是没有从过去的环境中走出来,固执地认为职场是不合理的,那只能说明你的心理是不合理的。
有时上司在某种公开场合不好向下属直接阐述意见,所以大部分的“坏”上司都会使用意思模糊甚至意思相反的暗语。如果员工不能领会到其中的“真谛”,就很可能与上司的真实要求背道而驰,这对于职场人员来讲简直是一种灾难,会严重影响到职业前途。要想听懂“坏”上司的话,员工就必须修炼倾听的技巧。我们把职场中的倾听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指员工根本就没有注意上司所说的话,他们看起来也是在听,但实际上却在考虑其他的事情,或内心想着辩驳。第二个层次,是员工仅仅依靠对字词意义的理解来获取信息。第三个层次的员工就不再仅仅通过上司的字面意思来理解问题了,他们还会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上司的动作神情以及上司一贯的行为作风来解读上司的话。
上司在企业里拥有着无上的权威。而且他们也喜欢在下属面前将自己的权威表现出来。开会,除了解决问题之外,也正是他们树立自己权威的一个最佳时机,所以他们会尽可能地向员工们展示自己的优点和才能,这也导致了“坏”上司们喜欢在开会的时候无休止地发表言论的原因。而作为员工的你,如果在他们展示权威的时候表现得毫无兴趣,甚至有厌烦的神情流露出来,可想而知他们在内心里会对你有多不满。更可怕的是,“坏”上司们甚至会把你的这种表现视作是对他们权威的挑战,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你的处境将会越来越“悲惨”。
咱们中华民族的性格特点是含蓄,而这个特点如果表现在“坏”上司的身上,就是让无数职场人最为头疼的“话里有话”,相信许多职场人都被“坏”上司们的弦外之音搞得头疼不已。在和“坏”上司谈话的时候,职场人往往要异常小心谨慎,唯恐没有听出他们的弦外之音而误了大事。
如果一个职场人没有识别上司善恶的能力,就很有可能被那些表面和善的“坏”上司利用、陷害,你辛辛苦苦做出的成绩会被他们记在自己的功劳簿上,他们也会因为自己的一己之私在暗地里打击你、排挤你,但在明面上你却毫不知晓,还是忠心耿耿地“自投罗网”,这样的“坏”上司对于职场人来讲才是最大的危险。
在关键的时候,“坏”上司也会给你一些承诺,尤其是在你为他创造了显而易见的利益之后,他们常常会许下一些虚无缥缈的诺言。许多人会因为这个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般的诺言更加信任自己的那位“坏”上司。但下属们却忘记了,如果上司真的要给你,不需要承诺就会给你。如果不想给你,承诺了又有什么用呢?其实有句歌词可以很好地揭示“坏”上司们承诺的真相,这就是“承诺不过代表没把握”。
事实上,“坏”上司们的承诺,也往往是一张空头支票。等你做完了活,你的利用价值被榨干,上司很容易就能找到借口来避开承诺。他可以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甚至告诉你,他曾经多么努力地帮忙,曾经去和高层争辩,但是无济于事。很显然,他们太容易也很善于为落空的承诺找借口。
职场人要想在职场有所付出有所回报,就必须先看清这些“面善心狠”的上司真实的一面。如果你被他们和善的外表所蒙骗,就会落得个有付出没回报的下场。
其实,职场人要想识破“坏”上司的真实面目也不难。首先,作为一个职场人,你必须明白,你身处职场的目的就在于为自己创造实际价值,而不是博得上司的喜欢或者是听他们的表扬(事实上,上司根本就没有理由喜欢你,他们的表扬也只不过是为了激发你的积极性,为他创造更多的利益)。明白了这一点之后,你就可以根据到最后你获得了多少实际好处来判断上司对你的善良是“伪善”还是真的器重你。
如果你确实得到了自己应该得到的好处,那么恭喜你,你遇到了一个伯乐,而且他很器重你。相反,如果你除了几句口头表扬什么都没有得到,那么基本上可以证明,你的“坏”上司就是披着羊皮的狼,他用很和善的面目接近你,获取你对他的信任,但是却在暗地里窃取你的劳动成果,让你到头来一无所有。
对于一个职场人而言,千万不能被这样的“坏”上司所迷惑。只有识别出他们和善背后的真相,才能做出相应的对策,才能在职场中获得属于自己的东西。
将“看”和“听”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读懂你的“坏”上司。
在工作中遇到棘手问题难以解决的时候,你不妨观察一下你的“坏”上司,如果他眼神沉静,这就意味着他对于你着急的问题早就有了对策。这个时候,你要向他请示方法,把自己的焦虑传达给他,就一定可以得到解决。相反,如果你见他眼神散乱,就意味着你的“坏”上司也毫无办法,这个时候你再向他请示无异于将问题“推”给他,不但对于解决当前的困境毫无意义,而且还会引起“坏”上司的反感。其实这时是你展示能力的机会,自己想办法是最聪明的决定!
在和“坏”上司谈话的时候,如果你见他眼神横射或是眼神阴沉,这证明他正处于负面情绪当中,这个时候多言无益,应该迅速地找机会脱身。
如果你的“坏”上司眼神流动异于平时,通常证明他们此时“心怀鬼胎”,想给你苦头尝尝。这时候即使他们嘴上甜言蜜语,你也要加倍小心,否则极易落入“坏”上司的圈套中。
他如果眼神恬静、面有笑意,证明他们的情绪还是不错的,对眼下的事情很满意,这是你提要求的最佳时机。相反他如果眼神四射,神不守舍,则是在向你表明,你现在所说的话他一点都不感兴趣,你需要赶紧换个话题了。
在你提出自己的见解时,如果“坏”上司眼神凝定,便证明他认为这话还是有道理的,应该照你预定的计划,这时候你的意见往往容易被采纳。但是如果他此时眼神上扬,你就要明白他是不屑听你的话,无论你的理由如何充分,你的说法如何巧妙,还是不会有高明的结果,不如戛然而止,退而求接近之道。
“坏”上司们无端责骂有以下几种原因。
1.气骂
下属平时做工作不到位,属于“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类型”。这让“坏”上司一肚子气但是也不好说什么,可是日子久了,“坏”上司心里的怒气越攒越多,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了,随便找个由头就会大发雷霆。
2.代骂
什么是代骂呢?举个例子,有一天你在给公司老总办事的时候犯了个错误,这个时候老总还没说什么呢,你的顶头上司先站出来“代”老总把你骂得体无完肤。你的顶头上司先站出来“代”老总把你骂得体无完肤。这个时候你会觉得顶头上司有点小题大做了,实际上,职场里的事情很难说明白的,如果你的错误被老板惦记上,那小错也成了大错。你的顶头上司这么做,一是为了讨好老板,二也为了保护你。他这么当着老板的面又责又骂,老板反而会觉得你其实也没有那么大错误,闹不好还跳出来做个和事佬,这样就给了老板展现宽容的机会,老板也会很高兴。这种骂,一箭三雕,是“坏”上司们的拿手好戏,你要是为了这样的挨骂而感到苦恼,就太不应该了。
3.指桑骂槐
这种骂很可怕,有的时候你无缘无故被骂了,却不知道为什么被骂,根本就毫无理由,这可能就是“坏”上司在指桑骂槐了。有的时候,“坏”上司想骂某人而不敢骂,就会在这个人在的场合找个别人指桑骂槐地映射一下。如果他找的这个对象偏偏是你,你也只好自认倒霉吧。最好的方法是配合他一下,表现出一副自己罪大恶极的悔过神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