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让我想起电影《隐入尘烟》的文字。
毛姆说,还没有被说过一千次以上的主题几乎不存在,因为“伟大的真理太过重要了, 不可能是新的。”
作为文字爱好者,你的文章里涉及到什么样的主题才能吸引不同层次的读者都喜欢呢?这貌似很难回答的问题,却让毛姆在创作戏剧的过程中轻而易举地给出了答案,而这个答案让我们心服口服。
正是这个答案,让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电影《隐入尘烟》。
我有一种观点: 当知识阶层在剧院里找寻思想的时候, 他们表现出来的智力水平要低于人们对他们的预期。思想是一种私事。它是理性的产物。
它的产生有赖于个体的心智能力和他所受的教育。由孕育这种思想的头脑到准备接受这种思想的头脑的交流过程是完全私人化的, 如果说一个人的蜜糖是另一个人的砒霜的话, 那么一个人的思想就更可能是另一个人的老生常谈了。
可是观众却会受到群体暗示的影响, 而群体暗示又是由情绪所激发的。
我曾斗胆提出过这样一种观点: 如果你将组成观众的人员从A到Z进行分类, 比如说最高等级由《泰晤士报》的评论家开始, 依次到店铺里卖糖果的女店员为止, 其智能大约会排在字母O前后。
你怎么能写出一部其观念是如此意义重大, 既能让正厅前排《泰晤士报》评论家们大感兴趣地坐直身体, 同时又能吸引得顶层楼座上的女店员忘记了旁边正拉着她的手的年轻人呢?
当他们被熔铸为那个被称作“观众”的统一体时, 唯一能对他们产生影响的就是那些老生常谈的、根深蒂固的、差不多就是各种情感的观念。这些观念就是爱、死亡和人的命运。这也正是诗的根本观念。
并不是任何种类的戏剧家都能在其中找到还没有被说过一千次以上的话; 伟大的真理太过重要了, 不可能是新的。
由此,我想到了曾经掀起热烈议论和高度关注之潮的电影《隐入尘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也不是多么了不起的大人物,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平民百姓,平淡得不能再平淡的人间日子,朴实得不能再朴实的谈吐举止,却能深深打动着无数观众的心!因为,它正是关乎着老生常谈的、根深蒂固的话题:爱、死亡和人的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