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告发:狗咬狗一嘴毛
唐懿宗时期,河南人崔安潜,早年进士及第,历任观察使、节度使、太子太傅等职。
崔安潜曾任西川节度使,西川地区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混居杂处的地方,盗贼四起,老百姓深受其害。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可是,老崔同志却不急于整治境内猖獗的偷盗、抢劫等不法行径。在深入基层,进行广泛的调查走访之后,老崔同志得出一个结论:如果没有相互之间的包庇、通容,盗贼就不能作案。于是乎,崔刺史从刺史府库拨出巨款(一千五百缗,一千文为一缗),张贴悬赏告示于各大集市,告示曰:“告捕一盗,赏钱五百缗。侣者告捕,释其罪,赏同平人。”意思是说:举报并捕捉到一名盗贼,赏钱五百缗。如果同伙告发,则赦免其罪行,与普通人一样赏钱照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很快,一壮汉李二狗送来一名五花大绑的盗贼。在刺史大堂上,盗贼不服气地争辩道:李二狗和我一样,共同战斗十六年,所获赃物都二一添作五,平分了。现如今,他竟然把我捉来送官,这是何道理?老崔同志娓娓道来:“你既已看到悬赏告示,那么你为什么不先下手为强,将李二狗捉来?你若把他捉来,那么被处死的人就是李二狗,而你不但免罪还有赏钱可拿。现在,既然你先被李二狗告发,那么就自认倒霉,引颈受死吧。再说什么都无济于事了?”
随即,在人来人往的集市上摆开公审公判的架势,“硬起手腕、严打坑蒙拐骗之犯罪活动”的横幅高挂,彩旗迎风招展。崔刺史亲手将大红绸缎包裹的赏钱递交给了身戴大红花的李二狗同学;然后,又将那倒霉鬼处死于集市之上,血溅三尺之高,脑袋滚至三丈之远。吃瓜群众奔走相告:“崔老大动真格的了,好日子来了哦”。此举一出,盗贼与其同伙间相互猜疑,相互提防,一蟊贼仰天长叹:这是弄啥捏?说好的信任呢?!于是,江洋大盗、蟊贼小偷纷纷一拍两散,卷起铺盖逃离西川,自此西川境内再无人敢为盗。
窝藏盗贼,拆柱毁屋
崔刺史治理盗贼的办法很高明。但是另一位老兄的方法更加高明。
这位老兄是北宋的李常,字公择,南康建昌人(今江西永修人),元祐年间的进士。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任齐州(今山东济南)太守。
齐州民风彪悍,盛产盗贼,太守李常铁腕治盗,严打不断,但屡禁不止。一次,李太守捕获一名狡猾的盗贼,见其能加以利用,便在其脸上刺字,收入自己府中听差。太守向其询问:俺老李多次严打,各路牛鬼蛇神捕获颇多,可违法犯罪却屡禁不止,是何原因?盗贼答曰:“这是因为豪强富户为他们提供庇护之所的缘故。如果巡捕上门搜查盗贼,发现窝藏盗贼的富户即予以重罚,杀一儆百。如此,盗贼将无处藏身。
于是,太守李常贴出告示:凡是窝藏盗贼的人家被发现后,一律毁户拆房。此乃以毒攻毒之计也!很快,齐州境内的盗贼之患就销声匿迹了。(战国策云:乃令凡得藏盗之家,皆发屋破柱,盗贼遂清。)
相同的案件,不同的处理方法。这说明:世上的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处事应视具体情况而变通,不能一成不变、拘泥于常规的做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