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梁宁《产品思维30讲》第一模块 同理心

梁宁《产品思维30讲》第一模块 同理心

作者: lsbreath | 来源:发表于2019-01-10 12:41 被阅读11次

    “如果你到了地狱,那就保持前行”                       ——丘吉尔


    第一模块 同理心

    一、生物情绪(底层)

    1. 愉悦:需求被满足,包含生存条件、社会条件;爽,绷了很久的需求被满足。

    2. 不爽:没有被满足,难受。

    3. 愤怒:感觉到边界被侵犯

    4. 恐惧:焦虑(对恐惧的想象),羞耻感(对社会评论的恐惧),愤怒;是边界,困住一个人的手脚;是动力,有时比愉悦的动力更大;是痛点,抵御恐惧。

    隐性天分: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天赋的地方,持续的满足感,愉悦感,1万小时天才理论(找到了满足,产生了愉悦感)。

    做产品,要么做一个让人愉悦到暴爽的产品,要么做一个可以抵御恐惧的产品。

    为什么在中国,教育和医疗是最赚钱的市场?因为是对生存的恐惧。

    为什么医美产品比化妆品贵那么多?因为是对青春流失的恐惧。

    为什么用逻辑思维听得到?因为是对认知焦虑的恐惧。

    找婵哦品的切入点或者怎么改变你的人生?直面恐惧,情绪是操作系统,体察自己的情绪。


    二、潜意识

    防御与说服

    用户研究看什么?人为什么口是心非?不要被言辞诱惑,要看到用户的真实选择。

    好的销售:打破防御,说服用户,带有攻击性。

    好的产品经理:不让用户产生防御,不让用户思考,看数据;不评判,不教育,稍微引导一下,默默响应,持续服务;

    “让产品自然生长,不打扰,不碰用户,自然形成关系”                       ——快手宿华

    静态的、放在那里的产品是没有机会去说服用户,让用户思考,让用户琢磨的产品都是在抬高门槛,过滤用户,降低转化率。

    一个产品要做的是迎合用户潜意识下的选择。

    熟悉的感觉(例如规模感),在潜意识里就是安全感,就不会触发防御。

    已经形成潜意识的东西,是什么时候放进去你的脑中?

    1. 童年时期:最原始的感知,最内在的感知,最本能情绪的一部分。了解一个人,了解他/她的童年;了解一个人的关系模式,看他/她童年和他/她亲近人的互动模式,几乎就是一个人一生的模式。

    2. 催眠:绕过防御;微笑(放下防御),重复

    “重要的话讲30遍”                       ——李开复

    总结:

    与人交往,做一个产品让人使用,怎么突破防御,让对象接受你,去说服别人,驱动别人?

    需要了解人做一个动作,也许是基于意识的判断,70%是潜意识的选择。

    基于意识去和人交流,是一种高防御的模式;

    基于意识清醒去交流,去达成交易,几乎唯一的方式就是让人知道他/她占了便宜;

    更多的时候,是在意识没有启动之前,人们就在一眨眼的时间已经基于潜意识建立了判断,并且做出了行动的准备;就是说如果你不能持续高压灌输或者用高重复的方法改变对方的潜意识,那么就要放下自己的主观愿望和判断。

    不让用户启动防御,用户调研是清空自己去广泛接纳别人的世界观。

    人欲即天理,尊重人欲。


    三、集体人格

    初步接触一个人或一群人,大半来讲是接触t他/她的角色(壳)。

    集体:一堆角色

    你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感受,不重要,重要的是壳是什么样子,角色要求你是什么样子。

    被教育,被培训的5个关键动作

    1. 确定目标(树立观念)

    2. 建立恐惧的边界(没做希望的事情就要被惩罚)

    3. 放进清晰的标地(正确的动作只有一个) 

    4. 给予红利,让他产生路径依赖(听话的孩子有糖吃)

    5. 重复、重复、重复(重复的本身是动作的关键,甚至树立榜样来做) 

    训练喜爱狗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管理,教育是一个反人性的过程(按人类社会的美好期望来教育,理想化的)。

    道德经(自然规律)出现最多的词:反(12次)

    “好的用户体验就是做到自然”                       ——张小龙

    接纳真实的、完整的、鲜活的人,轻松、惬意的亲密关系。

    人在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才会去扮演角色,除非给的压力很到位,否则就不要做角色化预期。

    基于角色化预期,很难与人互动。

    产品对象为个体,当成鲜活的,完整的人做用户研究,抛开个体的想象。对象为集体,研究集体个人,共同记忆,核心观念。

    总结:

    人是因为训练和压力才成为角色,集体是角色的聚集。

    好的产品经理是去角色化,研究真实的用户行为,做到真正让人毫无压力的,很放松的情况下自然使用你的产品,或者找到生活中彼此放松相处,去理想化,放弃角色化的预期,去完整的认识,并接纳壳下那个真实的人。

    四、自我与自律

    善用右脑(更具激情,有人格魅力,时间观念差),左脑(建立逻辑、建立判断、提高效率)做流程管理

    怎么绕开左脑,以绘画为例,不要急于画主体(不要画你看到的东西),先画主体与背景之间的边界线。

    自我的人更适合做产品经理,创造力(对自我很深的体察,释放关注自我的体验)是自我的延伸,控制力(自律,社会化,对别人的迁就、体谅)是自律的延伸。

    自我的人关注自我的体验,自律的人关注边界,规则。

    未来该释放自己哪方面能力,找到自己的愉悦(自我)和恐惧(自律)。

    做大事,有可能需接纳与你完全相反的人,成为密切的合作伙伴。

    总结:

    当你要认识一个人或者做一个产品,要想在哪个层面上做功夫,回到自己的内心,看到自己的愉悦和恐惧,看到自己的天分,看到用户的愉悦和恐惧,了解他/她的潜意识和集体人格,不要触发他/她的防御,这就是你的起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梁宁《产品思维30讲》第一模块 同理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qmo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