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8
今天Dr. Z说是去银行办理 money order (汇票)业务。我也就跟着去了。目的就是见识一下美国银行的工作流程和方式。
因为我到美国之前办过双币信用卡,现金消费并不多,因此没有到银行再办卡的需求。到银行观摩一下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下午客户少的缘故吧,前边没有人排队。Dr. Z直接开车到银行窗口就开始办理业务了。
窗户下面有一个推拉式的抽屉。客户把需要投入的物件放进去,然后就传送到里边的员工那里。而要往出来投送物件,同样的方法即可。
到此为止,这和银行的气动传输还没有关系。
Dr. Z的车停在最靠窗口的一侧。而在外侧还有至少3个车道。那是做什么用的呢?很像加油站的布局,可显然不可能将银行和加油站合二为一。
正好此时有人开车过来。只见他对着那管道说了一会话,之后他就收到一个传输瓶。我突然联想到若干年前看过的一个电影?或其他节目,其中的一个场景是图书馆的借还书使用了类似的装置。我一直以为这种装置应该是百年前的文物了,没想到今天在这里见到了实物!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51057/d4cdba27adb31685.png)
补:2020.11.10,有机会进入到银行的营业厅内部,可见其结构如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51057/015c466655017b71.png)
这并不能说明美国银行的老旧。因为继续搜索一下,了解到目前还有很多商家专门制造这类设备。名曰:气动物流传输系统。而且其应用领域很广:银行、医院、高速收费站等。
我不由地感慨:长见识了!
气动传输系统确实由来已久,而且将来还可能发挥作用。拭目以待吧!
引用下面一些文字: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0090908/answer/384736572
虽然维多利亚时代的气动管道系统显得不够成熟,不适合作为一种大规模、远距离、客货通用的交通运输方式来使用。但同时代的另一些小口径气动邮政系统不仅同样做到了很大的规模,而且十分长寿:德国柏林与1865年开始使用气动管道邮递,直至1976年终止,管网总长度最长时达到400公里;法国巴黎的气动邮政管网始建于1866年,总长度于1934年达到最高峰的467公里,于1984年终止服务;而布拉格的气动邮政系统一直到2002年遭洪水破坏后,因为业务规模太小,整修成本过高,才终于宣布“寿终正寝”。
20世纪初,纽约邮局的气动管道邮件分发系统长43.4公里,跨越了布鲁克林大桥,一直运作到1953年。人们甚至一度构思过像铺设自来水管那样铺设直通千家万户的气送管,把邮件直接送到人们家里。这应该算作“纯机械”时代的巅峰。
即便在今天,气动管道传输也有一些其他模式无法取代的优点。比如路径封闭性和安全性,比如传输小件物品的便捷性,始终被人们所重视。特别是在传输的物品需要尽量避开其他人流物流,或者希望减少经手人的场合下非常有用,比如实验室检验样品、医院的处方药、银行的票据等等。“气动时代”虽然并没有成为现实,但在电力取代蒸汽动力成为新的工业时代的动力和能源时,气动技术仍然和电力技术一起,共同定义和开启了人类历史上的“电气时代”。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普及,气动邮政系统成为历史的今天,气动管道传输系统仍然在银行、医院、工厂等一些地方被大量使用着。
气动传输系统除了在这些“小”的方面日新月异,“大”的方面,气动管道技术也仍然在尝试突破。随着材料工业的进步,“真空管道高铁”“超级高铁”等的概念在近些年再次被炒热。其中最著名的设想当属马斯克的超级高铁。
也许,在有生之年,会再来美国访问。而下一次,是从北京乘坐超级高铁而来。从北京到纽约2小时还是够有诱惑力的!
想坐这种超级高铁的朋友,应该提前了解一下。哈。
https://baike.baidu.com/item/超级高铁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51057/effeb9cf91f4417d.png)
补:11.8重新经过这里时,拍摄了传输瓶的特写照片,分享之。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51057/3b707a6a6dce0767.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51057/2a122c5ae0c9141d.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