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飞宇在《小说课》一书中讲的第一堂课是读蒲松龄《促织》。毕飞宇为这篇讲义拟就了一个气势磅礴的标题:看苍山绵延,听波涛汹涌。但,这是一个小虫子笑看风云的故事。
蒲松龄写《促织》全文有1700个字,毕飞宇解读它至少用了17000字,还意犹未尽。但我觉得毕飞宇对《促织》的精彩解读是在最后,他将卡夫卡的《变形记》和蒲松龄的《促织》放置在一起,虽然这两篇小说在时间上间隔了数百年,同样的地方都是人变成了虫,但区别在于,《促织》中的变形故事“不涉及生命的意义,不涉及生命的思考,不涉及存在,不涉及思想或精神上的困境。在本质上,这个问题属于生计问题,或者说,是有关生计的手段或修辞的问题。”
《促织》在《聊斋志异》写的故事中显得很不同,这一篇是写小虫的,小小的虫。
促织是蟋蟀的别名,它更平常并为人广知的名字是蛐蛐。其雄性好斗,两翅摩擦能发生声响。昼伏夜出居多。蛐蛐生性孤僻,通常一穴一虫。雌虫不发声。蛐蛐身体黑色至褐色,头部有长触角,后腿粗大善跳跃,后腿极具爆发力。全世界的蟋蟀约有900余种,最普通的是中华蟋蟀,体长约20毫米左右,年生一代。乡间的蟋蟀喜居在玉米田中。蟋蟀、蝈蝈和蝗虫皆为直翅目昆虫,只是体态不同。
《促织》的故事蒲松龄写的很直白,“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宣德,是明宣宗的年号,也是宣德炉问世的年月。宣德这一年号用了十年,算是承平。在史家笔下,明宣宗被描绘成明代少有的贤君。从历史事实来看,在他之后的皇帝的确是一代不如一代。民间给了明宣宗一个绰号:促织天子。这位皇帝喜欢玩蛐蛐。蒲松龄是照实写的。
“上好之,下必甚之”。明宣宗即位时已二十七岁。可对蛐蛐的喜好,宛如孩童。在玩蛐蛐这件事上,明宣宗是行家。明宣德九年,明宣宗给苏州知府况钟下了一道敕旨:“比者內官安儿、吉祥採取促织,令他所进数少,又多有细小不堪的,已敕他末后自运,要一千个。敕至,尔可协同他干办,不要误了,故敕。”(王世贞《国朝丛记》卷一)
蟋蟀平常不会让人觉得稀罕,但要同时进一千只,则非易事。一只小虫的身价取决于市场最基本的原理----需求原理。在急迫的需求面前,连沙漠里的沙子都会变成稀缺品。皇甫錄在《皇明纪略》中记了当时苏州的一个故事:苏州城西枫桥镇有个粮长,为了完成摊在自己头上的任务,用自己的坐骑在市场换来了一只优质的蟋蟀,回到家中,妻妾觉得一只小蛐蛐堪比骏马,便想见识这个小虫到底有何不同凡响。不料想一开笼门,那只蟋蟀一跃而出,逃得无影无踪。妻妾心慌意乱,知道自己闯下大祸,竟悬梁自尽。粮长知道后,既失了上贡之物,又失了家眷亲人,心灰意冷之下也跟着自杀身亡。蒲松龄根据此故事张本,写了《促织》,收在《聊斋志异》中。不过蒲松龄将这个故事的结尾改编成失而复得、皆大欢喜。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命运和故事向来是分道扬镳的。
明代不但有“促织天下”,还有“促织宰相”。王应奎《柳南续笔》卷一《蟋蟀相公》条称:“马士英在弘光朝,为人极似贾积壑,其声色货利无一不同。羽书仓皇,犹以斗蟋蟀为戏,一时目为‘蟋蟀相公’。”看来国事不如儿戏好玩。在王应奎的这条笔记中,最让人瞩目的是“一时目为”这四个字。大家看在眼中,没有说出来。其中“贾积壑”指的是南宋贾似道,有书记载说“贾似道于半闲堂斗蟋蟀“。更荒唐的是,贾似道还带蟋蟀上朝议政,甚至曾经发生蟋蟀自贾似道水袖内跳出,最后竟跳黏到皇帝胡须上,想必君臣会相互一笑,其乐融融。
毕飞宇在解读《促织》的文章中,怀的是一颗悲悯的心。皇帝想要什么东西都可以得到,但东西从哪里来呢?“岁征民间”。《促织》这篇小说讲的就是“岁征民间”这四个字中的曲折艰难。蒲松龄的巧妙在于,他可以让一个人在故事里死去,变形,再复活。像极了一个人白日间做的荒唐梦。毕飞宇是这样解读蒲松龄为何这样讲故事,以篮球运动员乔丹为例,乔丹突破了防线,一个人来到篮下,他是选择投篮还是扣篮呢?----投进去得两分,扣进去还是得两分。从目的上来讲,两分和两分没有任何区别。但乔丹的看法是:“投篮和扣篮都是两分,但是,在我们眼里,扣进去是六分”。苏州枫桥镇的那个粮长做不到失而复得,但蒲松龄在《促织》这篇小说中却可以做到一失再失后,还能失而复得。蒲松龄在无意中完成了“扣篮”这个动作。
回过头来说促织,蛐蛐是俗名,蟋蟀是学名,促织,乃是蟋蟀的雅名。因为蟋蟀入秋而鸣,正当预制冬衣之际,蟋蟀夜间嘶鸣,似有催人织作之意,所以名为“促织”。谚语有“促织鸣,懒妇惊”之语,正是指此意。照此看,这个小虫虫也本是良善之辈,提醒人秋天的短暂。可惜奈何好斗,成就了《促织》这篇好文章。
促织,这个小虫的名字,带有农耕时代的印记。更早的时候,促织振翅高鸣时,只是提醒人们季节的更替,不做其他。人们热情地把它招呼进屋内。《国风·豳风·七月》: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那时,促织的鸣叫和人的穷途末路无关。现在,秋分已过,这小虫也叫了不几天了。
============================================
每一次阅读都会迈向辽阔!《短书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