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做思维导图,现在不是什么稀奇事情。
但是大部分人的思维导图可能是下面这个样子的:
如果你做的导图是下面这样的:
image会不会更吸引人一些呢?而事实的确如此。前两天,当我在朋友圈抛出这样的竖版图时,很多朋友私信问我,图到底是怎么做的?复不复杂难不难学?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怎么把信息图做的又快又好看,省时省力,还能在朋友圈传播。
image1. 选对工具,效率翻倍
我从2015年开始使用思维导图工具。直至今天,导图依然是我工作和学习非常亲密的伙伴。备课、笔记、思考、客户方案,大部分时候,只要是需要结构化呈现的信息,基本我都会使用思维导图。在工具的使用上,我比较洁癖。一般不轻易换制图工具,一旦换必然是当前工具提供的功能不能满足我的需求。
这几年,换过两次工具,最早是mindjet,使用流畅但快捷键不全,后来换成了Xmind8,最近换成了Xmind Zen,最终满足了我目前作图想快又想好看的需求。下面的这张课程笔记图,就是由Xmind Zen独立完成的,没有后期制作工具辅助。任何一张图稿,每增加一个工具的介入,成图速度自然拖慢。
image所以,Xmind Zen推荐给大家。在哪里下载?答案是:Xmind官网。需要注意的一点是:Xmind Zen是需要付费的(有7天的免费试用期),如果介意,可以选择Xmind 8的免费版,也能满足大部分需求。关于付费,多啰嗦一句,当今时间注意力都是稀缺资源,工具是保护资源的利器,如果选对工具,匹配需求,它产生的价值一定远远超过付费价格。而且相比国外,国内付费工具价格很良心了。别太纠结,有时只是得失心作祟罢了。
image2. 快的关键
很长一段时间,我做导图追求速度。
因为导图对我最大的意义在于及时捕捉重要信息,以免遗忘。
所以,我个人对作图速度是有要求的,比如听课,课程结束我的导图一定会出来,同时内容覆盖讲师呈现的90%以上。我是怎么做到的?关键有两个点。
内容提取速度
首先是内容的提取速度。这里面涉及到你的倾听能力、讲师的逻辑结构还有你的打字速度。
倾听能力很好理解,就是你在作图的时候得专注吧,要敏锐地识别关键信息迅速提取,并且重构信息。
讲课是讲师的网状知识,以树状结构,线性表达的过程。
而作图是作图者接收线性信息,还原树状结构、充实网状知识的逆向过程。
这个过程速成不了,需要刻意练习。
紧接着影响作图速度的因素是,讲师的逻辑结构,这是一个外力因素。一堂逻辑清晰主次分明的课程,你还原课程结构是非常轻松的,反之,吃力。
归根到底,我们只是信息的搬运工,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制图困难,也不要为难自己了,问题不在你。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常常被忽视的因素,打字速度。试想一下,一个普通人的说话速度是150字/秒,如果你的打字速度60字/秒。
打字速度都跟不上你的思维,怎么快得了呢?关于细节里面的「快」,可以看我另外的文章:思维导图:如何让你的导图速度比你思维更快,这里就不赘述了。
功能调用速度
接下来说说「快」的另外一个关键点:调用工具各个功能的速度。为了让我们的信息诠释得更完整,我们常常会使用导图中的一些诠释功能,比如,概要外框联系标注标签等等。下面的图示,是我平时诠释内容经常用到的。
image很多人在作图的时候,使用上面的图示的做法是用鼠标来点。而我的做法是:使用快捷键。也就是我在听课的过程中,我的手指在不离开电脑键盘的情况下,就能完成各种图示的调用。这就是我提高作图速度的小诀窍。具体这些快捷键如何设置和运用呢?文末的彩蛋一一告诉你呀。
3. 好看的点
也是最近这段日子,才开始有了「作图除了快,我还想美观一点点」的需求。于是开始研究,总结了两个小点。
形状
什么样形状的图对读者更友好?一张信息图的形状是由我们希望它是在什么场景什么媒介下阅读而决定的。如果你希望在朋友圈微信里面传播,符合手机宽度的竖版图是不二之选。如果是希望在电脑屏幕展示,那就可以做成宽屏图。
色调
最不容易出错、安全的审美,就是和谐。我的信息图会定一个主色调。而这个主色调来自确定,来自于信息源头。举个例子,下面这张图是我最近听的一堂营销课的信息图。为什么选了紫色?因为课程讲师的公号logo就是紫色。选择和信息源一样的色调我认为更有识别度的,同时更尊重信息源的主人。
image总结
好啦,关于如何把信息图做的又快又美观的要点讲完了。
总结一下:
1 如果你想快速作图,请提升你的信息提取速度和功能调用速度
2 如果你想图片美观,请关注图片的形状和色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