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机架感知

机架感知

作者: 喆科 | 来源:发表于2018-11-09 15:00 被阅读15次

    HDFS NameNode对文件块复制相关所有事物负责,它周期性接受来自于DataNode的HeartBeat和BlockReport信息,HDFS文件块副本的放置对于系统整体的可靠性和性能有关键性影响。
    一个简单但非优化的副本放置策略是,把副本分别放在不同机架,甚至不同IDC。这样可以防止整个机架、甚至整个IDC崩溃带来的错误,但是这样文件写必须在多个机架之间、甚至IDC之间传输,增加了副本写的代价。
    在缺省配置下副本数是3个,通常的策略是:第一个副本放在和Client相同机架的Node里(如果Client不在集群范围,第一个Node是随机选取不太满或者不太忙的Node);第二个副本放在与第一个Node不同的机架中的Node;第三个副本放在与第二个Node所在机架里不同的Node。
    Hadoop的副本放置策略在可靠性(副本在不同机架)和带宽(只需跨越一个机架)中做了一个很好的平衡。
    但是,HDFS如何知道各个DataNode的网络拓扑情况呢?它的机架感知功能需要 topology.script.file.name 属性定义的可执行文件(或者脚本)来实现,文件提供了NodeIP对应RackID的翻译。如果 topology.script.file.name 没有设定,则每个IP都会翻译成/default-rack。

    默认情况下,Hadoop机架感知是没有启用的,需要在NameNode机器的core-site.xml里配置一个选项,例如:

    <property>  
        <name>topology.script.file.name</name>
        <value>/path/to/script</value>
    </property>
    <property>
            <name>topology.script.number.args</name>
            <value>18</value>
      </property>
    

    这个配置选项的value指定为一个可执行程序,通常为一个脚本,该脚本接受一个参数,输出一个值。接受的参数通常为datanode机器的ip地址,而输出的值通常为该ip地址对应的datanode所在的rackID,例如”/rack1”。Namenode启动时,会判断该配置选项是否为空,如果非空,则表示已经启用机架感知的配置,此时namenode会根据配置寻找该脚本,并在接收到每一个datanode的heartbeat时,将该datanode的ip地址作为参数传给该脚本运行,并将得到的输出作为该datanode所属的机架,保存到内存的一个map中。

    至于脚本的编写,就需要将真实的网络拓朴和机架信息了解清楚后,通过该脚本能够将机器的ip地址正确的映射到相应的机架上去。Hadoop官方给出的脚本:http://wiki.apache.org/hadoop/topology_rack_awareness_scripts

    以下分别是没有配置机架感知信息和配置机架感知信息的hadoop HDFS进行数据上传时的测试结果。

    当没有配置机架信息时,所有的机器hadoop都默认在同一个默认的机架下,名为 “/default-rack”,这种情况下,任何一台datanode机器,不管物理上是否属于同一个机架,都会被认为是在同一个机架下,此时,就很容易出现之前提到的增添机架间网络负载的情况。在没有机架信息的情况下,namenode默认将所有的slaves机器全部默认为在/default-rack下,此时写block时,三个datanode机器的选择完全是随机的。

    当配置了机架感知信息以后,hadoop在选择三个datanode时,就会进行相应的判断:

    1. 如果上传本机不是一个datanode,而是一个客户端,那么就从所有slave机器中随机选择一台datanode作为第一个块的写入机器(datanode1)。而此时如果上传机器本身就是一个datanode,那么就将该datanode本身作为第一个块写入机器(datanode1)。
    2. 随后在datanode1所属的机架以外的另外的机架上,随机的选择一台,作为第二个block的写入datanode机器(datanode2)。
    3. 在写第三个block前,先判断是否前两个datanode是否是在同一个机架上,如果是在同一个机架,那么就尝试在另外一个机架上选择第三个datanode作为写入机器(datanode3)。而如果datanode1和datanode2没有在同一个机架上,则在datanode2所在的机架上选择一台datanode作为datanode3。
    4. 得到3个datanode的列表以后,从namenode返回该列表到DFSClient之前,会在namenode端首先根据该写入客户端跟datanode列表中每个datanode之间的“距离”由近到远进行一个排序,客户端根据这个顺序有近到远的进行数据块的写入。
    5. 当根据“距离”排好序的datanode节点列表返回给DFSClient以后,DFSClient便会创建Block OutputStream,并向这次block写入pipeline中的第一个节点(最近的节点)开始写入block数据。
    6. 写完第一个block以后,依次按照datanode列表中的次远的node进行写入,直到最后一个block写入成功,DFSClient返回成功,该block写入操作结束。

    通过以上策略,namenode在选择数据块的写入datanode列表时,就充分考虑到了将block副本分散在不同机架下,并同时尽量地避免了之前描述的网络开销。

    例子

    下面这个图的一个集群结构,D1和D2是两个数据中心,下面各有两个机架,然后叶子节点是DN


    集群节点拓扑.png

    此时H1和H2是同一个Rack的,H1和H4是同一个数据中心的。而H1和H7是不同数据中心的

    一个脚本实例程序如下面的例子所示,定义了一个rack字典,里面有每个hostname对应的rack信息,后面也给出了每个IP对应的rack信息。将这段脚本程序放在每个节点的hadoop/bin/目录下,包括主节点

    #!/usr/bin/python
    #-*-coding:utf-8 -*-
    import sys
    rack = {
    "brix-01":"rack1",
    "brix-02":"rack1",
    "brix-03":"rack1",
    "brix-04":"rack1",
    "brix-05":"rack1",
    "brix-06":"rack1",
    "brix-07":"rack1",
    "brix-08":"rack1",
    "brix-09":"rack1",
    "192.168.1.231":"rack1",
    "192.168.1.232":"rack1",
    "192.168.1.233":"rack1",
    "192.168.1.234":"rack1",
    "192.168.1.235":"rack1",
    "192.168.1.236":"rack1",
    "192.168.1.237":"rack1",
    "192.168.1.238":"rack1",
    "192.168.1.239":"rack1"
    }
    
    if __name__=="__main__":
      print "/"+rack.get(sys.argv[1],"rack0")
    

    写好脚本程序后,然后配置core-site.xml文件,添加如下属性:

    <property>
        <name>topology.script.file.name</name>
        <value>/home/hadoop/hadoop/bin/RackAware.py</value>
      </property>
      <property>
            <name>topology.script.number.args</name>
            <value>18</value>
      </property>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机架感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ho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