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尖的准确意思就是行路途中吃便饭,而打尖,也是“打发舌尖”的缩写。
吃饭,除了饱肚之外,就是为了满足我们对“味”的需求。而品尝味道,自然也就要用到我们的舌头。行路途中,步履匆匆,就连吃饭都带着急促的意味,故而吃饭不叫作吃饭,要叫做“打发舌尖”,简单四个字既概括了一个动作,又表明了行人的态度。
因此,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方言,但也包含着普通百姓的智慧在其中。
“打尖”的出处
“打尖”具体诞生于何时我们不得而知,但它在历史上出现最频繁的时期,便是清初之际。
清代福格曾言:今人行役于日中投店而饭,谓之打尖。
即在旅人在行至中午的时候到饭店吃饭,就叫做打尖。因着吃饭的时候,还能有一段歇息的时间,,所以又能表示小憩的意思。
发展到后面,打尖就经常与住店同时出现。而这时的打尖也就不再单纯地指中午吃饭,而是指吃饭或者暂住一晚,住店则表示要在饭店常住几天。
如路上每逢打尖住宿,那店小二闻是上等过客,必杀鸡宰鸭。《镜花缘》第六十三回
文学作品的记载,使得“打尖”这一方言不仅通过文字被传承下来,同时也传播得更为广泛。
除此之外,与“打尖”具有相同意义的一个词为“打火”。福格认为“打尖”便是由“打火”误写而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