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一些仪式感,教育更需要仪式感。
也说仪式感李虹霞老师分享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她来北京中关村三小后接手了一年级一个班,在给孩子们发新书时,她对孩子们说,老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这位新朋友不但长得漂亮还非常有趣,非常博学。她知识丰富,你只要和她成了好朋友,会学到好多好多知识,她还很忠诚,愿意从小学陪你到中学、大学,甚至一辈子都会跟你做朋友。孩子们非常高兴,都说乐意认识这位新朋友。于是,李老师让大家一个个来到老师跟前,闲上眼睛,伸出双手,睁开眼睛,双手接纳新朋友。当老师把书郑重地发给孩子们时,没有一个孩子发笑,孩子们一个个神情庄重地把书双手捧回。这就是仪式感,此时此刻,这些孩子一定会对书生出亲近感,对知识充满了向往,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无形中孩子就建立起了积极学习的动机。仪式感让教育更加深刻,更加入心。
也说仪式感还有我们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孩子们的入队仪式,以及清明节祭扫烈士墓的活动等等。这些活动仪式感强,教育效果、教育意义也无可替代。
也说仪式感
忆起刚刚过去的清明节,我们班部分家长和孩子在家委会的组织下来到了伟人广场,向伟人像敬献鲜花。一路上孩子们有说有笑,又蹦又跳,一到广场,来到毛主席雕像前列队站好,立刻就庄重、严肃起来。特别是轮流向前献花时,一个个恭恭敬敬,向前,献花,后退,敬队礼。一板一眼,庄重、认真,仪式感特强。透过这庄严的仪式,我想:不需要多说,孩子们对伟人的敬仰,对党和祖国的热爱,此刻已经深入骨髓,沁入血脉之中了。这就是仪式感的作用,在适当的场合,恰当的时机,营造出一种仪式感,必定会产生令人震憾的教育力量,这种教育如同种子一样,种在孩子们的心田,定会发芽,开花,结果。
也说仪式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