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卡片式写作法只是众多写作方法中的一种。
掌握正确的方法慢点开始,好过埋头苦干不断错误的练习。
刘少楠分享了卡片笔记写作法的实践。通过这篇短短的实践,以窥全书的脉络。当然其中还有模糊的地方需要补充。
我一直想系统的学习写作,一直没有什么进展,写出来的东西真拿不出手,没有结构没有支撑。只好拿着每日流水账凑数,被人笑话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原来并不是我不会写。而是我不懂得如何阅读,不懂得如何收集资料,不懂得如何把大量的资料提炼整理成文。不清楚写文的目标是什么?读书也如此,我花费我宝贵的时间来读来看,难道只因为别人说好?读的自己一个头两个大,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今天的这篇文章虽然看得很慢。现在依然还在整理。但是能留下一些文字和一些思考。这个慢就是快。
在写作的路上面我终于慢慢的迈出了第1步。
他说需要重新认识笔记。在我三十几年来读过不少的书,我最讨厌的最不擅长的就是做笔记,从来没有拿得出手的一篇笔记,相当于自己压根就没有做过笔记。对笔记毫无概念。
他说一本书一套思想体系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以前我收集过不少的书。我知道那个里边有很多价值。可是书是书,我是我。从来没有因为读了书,看了文章。而感受到自己有何明显的不同。当然,也有过不少的感悟,可那些感悟,零零碎碎转瞬即逝。
我的头脑充斥着各种对立的有冲突的凌乱的信息和观念,尚没理清自己先晕了。
很多真正有价值的可以指导生活的知识信息,也因为遗忘速度太快而失去它们应有的价值。
文中举了一个实例。
因为要做丁香医生在线问诊平台的产品和运营体系。这个相当于是一个交易平台了。他需要搞清楚交易平台的概念。问出了第1个问题。什么是交易平台?
如果我要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最快的方法搜度娘,理解概念,寻找案例,看别人如何做的,以此来加深我自己的理解。用最笨的方法,穷尽列举要素,拆解别人的步骤。
作者是怎么做的呢?他花了三年时间,读了十余本书,20余篇论文,100多篇文章。与人对谈50多个小时。共积累300余张卡片。
平台的搭建,一开始作者也是新手,为此感到茫然和无从下手。对知识的管理的认识,也仅仅是收藏文章和分类存放。
这个东西的本质是什么?他突然明白,在线问诊,相当于非标服务交易平台。
他的大脑里边闪念一个股票交易大盘。在交易中谁先声明价格?这是继而浮现出来一个问题。
一
重点来了,究竟我们如何来管理知识,让它形成一个体系?
是像图书馆一样分门别类吗?是像建筑一样,先做好设计,定好框架。
都不是。
本文教你,忘记体系不要分类。就像一条流淌的大河,让他自由的流淌,自由的奔向不同的领域,让不同的领域开花结果。
如何实现这,无招胜有招的上乘打法。
只有三个阶段。
输入,输出和实践知识。
输入不是单纯的读和看,而是需要边读边看的时候,留下点什么?自己的想法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把它写成卡片,最好不要没有思考的原文摘录。
我有一个疑问,自己的思考想法那么零碎,这个卡片应该如何写?写了以后日后怎么成文?
文中交代,卡片的要求是,一次写清楚一件事。太宽泛了,难以聚焦;太零碎了,太模糊难以成文。每一张卡片都是完整的,独立的,它可以像溪流一样,灵活的汇聚成大海。
不用刻意分类,像植物生长一样,积累的多了,它的结构也会自然的生长。对小卡片信息的理解,与过去已有知识的连接,内化以后,形成自己个性化的知识体系。这是自下而上的学习方法。
文中提到输入工具flomo。有一些方便记录的功能,比如把微信,ios,api里边有价值的信息快速记录,形成闪念笔记。阅读一些文献的时候,可以边看边写想法,加标签方便回溯…
我暂时不打算试用这一款工具,主要是,自己别一个概念没搞清楚,又急着搞另外的事去了。
我第一步先用纸笔记录。先把最小的单元,“本文内容”,有效的理解和记录下来,让它形成我的第一张卡片。
输出。和我以往理解的输出也有一点点区别,并非形成高大上的文章,并非要如何有文采。只需要把自己的知识和想法呈现出来即可。输出,重内化知识,轻文采。
文中提到的输出工具是 notion.还有同类的雨雀和飞书文档。介绍了一些强大的功能,能形成优质的排版,可以嵌入第三方软件,比如用figma做的图,可以在notion中实时修改,修改后实时生效。
这个东西我暂时也用不到。
二
一个好的问题,胜过很多好的答案。
作者的第1个问题是。在交易中应该让谁先声明价格?因为要建立交易平台,如何建立交易平台?什么是交易平台?
最开始的专题中就是由问题而起的,通过碎片时间,收集到了相当丰富的资料,积累了一个又一个知识卡片,整理成两个章节的内容。
一个个的理念知识,变成下一步行动的决策,决策与结果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更深的理解。许多的小知识点,长成结构,结构又形成专题。
作者从《平台革命》中,了解到交易的核心要素这个概念,《网络》了解到平台治理的概念,罗纳德科施提到的交易成本,左晖详谈的一些交易案例,来加深对此的理解…诸如此类。同时在做出在线问诊这一产品的过程,有了大量自己实例,由专题形成系列课程宣讲,宣讲过程,学员互动中,有了大量反馈案例,使得研究更深入。
这些是作者由输入到输出到实践的完整过程。
能产生知识复利的,不是如何更好的记录,而是通过记录去更好的思考。一旦选择好赛道,便可日积月累的投入进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