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第十三章 习题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第十三章 习题

作者: cy_bit | 来源:发表于2019-06-17 07:27 被阅读0次

    1.最终产品,被消费者使用消耗的产品,消费者目的在于使用,不在于盈利。

    中间产品,中间商购买的产品,目的在于盈利。

    完成产品,一个产品加工成可以被使用的产品,可以用来盈利也可以用来消耗。

    2.1此美国公民的收入计入伊拉克的GDP,不计入美国的GDP。

    2.2教授的收入计入美国GDP,不计入法国GDP。

    2.3美国人一年支付的与抽烟相关的卫生保健费用有300亿美元,对该年的GDP有影响,而300亿美元中,属于最终产品和服务部分计入美国GDP。

    3.赞成,大多数的人们只有实现财富自由后,才能或才会去思考人生意义之所在。

    4.都是3.35美元。

    5.一个家庭一个国家总是存在于和其他家庭其他国家相互影响的环境之中,我们自身真实想要的需求,和被他人影响必需的需求,或不是必需但想要的需求,导致了主观的客观的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宏观上也就是GDP。

    那么确实可以得出,增长的GDP与人们的焦虑、紧张和矛盾的增长水平是相关的,我主观上是愿意减少心理成本的,但客观的世界(由大多数个体构成)并不会在意某个个体的想法,就像囚徒困境一样,这种情况交易成本太高,是非常难以实现的。

    我能想到的方法,一是努力提高自身经济实力,远高于平均值,自然就不焦虑了。二是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即精神境界),寻找内心本源需求,不扰于外物。

    用焦虑的时间除以期望得到的美元,就可以得到,与1美元等值的焦虑。

    6.低效率意味着花更多时间,招更多人,这样GDP自然就上去了,但当有更好的竞争者时,低效率生产出的最终产品定价就没有优势,最后就会造成企业家逐步降低最终产品的价格,然后亏损停产或更新技术提高效率。

    房地产,各种低技术的组装行业(手机,计算机等),其他国家知名品牌产业加工等算吗。

    7.出口是在国内产生的,要计入该国GDP。进口是在国外产生的,不能计入该国GDP。所以GDP其中一种计算方式是,住户、企业和政府采购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值,加上出口超出进口的差额。

    GNP高于GDP,表明本国人民在国外获得的收入比国外人民在本国获得的收入高。反之亦然。如果本国人民在国外工作多,表明其他国家经济比本国好,还是需要关注的。

    8.他们通过提供服务为GDP做贡献。

    9.1 2013年GDP增长了2000*10000美元。

    9.2 2014GDP不受这批电脑的影响。

    9.3 此时2013年GDP调整为2100*10000美元。

    10.依次是110,400,7.04。

    11.通货膨胀一个发生的原因是货币发行多了,那么设想在一个不使用货币而是只依靠物物交换的社会,存在1斤土豆换1斤香蕉,有一年,土豆和香蕉都收获多了,大家于是出现每次交易都类似于10斤土豆换10斤香蕉的情形,通货膨胀就发生了。

    在这种社会里,通货膨胀通常是两边交易的物的数量都增加了,但比例大体不变的形式。

    12.1通货膨胀主要是使得人们的预期不稳定,从而对决策产生影响,题中表示的应该是,通货膨胀影响力度比失业的影响力度还要大,并无人们喜欢失业的意味。

    12.2在面对风险的决策时,人们一般倾向于冒险,他们很可能选择裁员10%。

    投票前如果大家都信息充分,那么必然大比例出现裁员选项票;如果大家信息不充分,按倾向冒险性,裁员选项票也比减薪选项票多。

    13.书中已提过,储蓄的钱会被银行相关机构投资出去被消费。

    GDP的根源是否是人们追求利益的天性,和客观存在竞争的环境。

    14.我们统计GDP的目的应该是宏观上大体了解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的状况,据此,如果家庭主妇在国家中占有较大比例,为了得到准确的数据,应该纳入GDP,反之则可不纳入。

    一位丈夫在后院烧烤所付出的劳动要计入GDP,一是统计成本大,二是比例小对数据基本无影响。

    15.按题中情况,那么GDP,国民收入都被低估了。

    16.合法使用大麻,那么相关的收入将被计入GDP,如果非法使用,则不计入。

    17.1 是整体经济系统的一部分,因为双方都获得了收入,这些收入都被计入了GDP。

    17.2 不同意。

    17.3 这种物物交换也属于最终产品的交换,只是这些产品的价值未用货币价格表现出来而已,建议把双方交换的啤酒换成市场上价格,然后纳入GDP。

    18.按书中定义,一是积极寻找工作,区分失业人口和非劳动力人口。二是是否接受当前工作,区分就业和失业。

    18.1 没有积极寻找就业,所以是非劳动力人口。

    18.2 失业人口。

    18.3 失业人口。

    18.4 积极寻找就业的态度,失业人口。

    18.5 失业人口。

    18.6 非劳动力人口。

    18.7 失业人口。

    19.1 算失业。

    19.2 还是失业。

    19.3 还是失业。

    19.4 此时不算失业,已被纳入非劳动力人口。

    20.500/(500+2000)*100%=20%

    没有变化,非劳动力人口不影响就业率,如果统计标准发生变化,才会影响。

    21.1 50%。

    21.2 此时失业人数为2。

    21.3 6。

    21.4 1/3。

    22.此时,大家会比较所寻找到的工作收入和失业补助,同时会尽量花时间找更好的工作,所以激励人们尽量长时间的领补助。

    此时,失业率会降低,因为其促使人们去找工作且接受工作。关键是如何衡量发放标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第十三章 习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kn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