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5)班的每日朗读活动中,我们共同见证了一段令人欣喜的成长历程。从最初仅有十几二十个人的默默坚持,到如今全班同学齐头并进,朗读率基本稳定在 95%以上,这无疑是一项非常难得的成就。每一次的朗读,都像是一颗希望的种子,在同学们的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知识与成长的花朵。
回顾这段历程,第三周的变化尤为显著。我们从传统的将音频或视频发到群里由老师直接点评,转变为使用小程序进行朗读,同时也从手动用表格记录升级为用小程序来记录。这两种方式各有其独特的优势。小程序的运用大大减少了手动记录可能产生的误差。以往手动记录时,需要老师一个个查看和登记,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不说,还难免会有遗漏的时候。而小程序则能够精准地记录每一位同学的朗读情况,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小程序能够清晰地呈现朗读的比例,让老师和同学们一目了然地了解班级整体的朗读进度。而且,点评也变得极为方便,老师可以随时随地对同学们的朗读进行评价,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使用小程序后,班级群变得更加清爽和干净。在发布信息的时候,大家能够更清楚地看到重要通知和学习资料,避免了信息的混乱和干扰。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小程序的使用也并非尽善尽美,同样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一些家长还没有能够正确地上传音频或者视频,导致孩子的朗读作品无法被听到。这不仅影响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给老师的评价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部分同学在上传音频之后,没有及时去关注老师的点评或者下一步的要求,使得及时反馈的效果大打折扣。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家长和同学们对小程序的使用还不够熟悉,也可能是因为缺乏足够的重视。但无论如何,我们都需要共同努力,克服这些问题,让小程序更好地为我们的朗读活动服务。
在第三周的朗读活动中,我们也欣喜地发现,有些孩子确实在朗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无论是语速、语调的把握,还是情感的表达,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这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也是同学们努力付出的最好回报。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同学们在朗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改进,将会影响到同学们的朗读效果和学习质量。
有些同学读书时只读了一首,仅仅用时 8 秒,而我们的要求是每天至少读三首。朗读的数量不足,不仅无法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语感的目的,还会让同学们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部分同学在读故事或者课文时,只读了一小部分。如果是短篇的故事,我们要求读完;而课文则更是一定要读完。只有完整地阅读一篇文章,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内容和主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一些同学在提交朗读作品后,没有认真检查是否提交成功。如果格式不对被打回,也没有重新录制。甚至有的同学一个星期格式都是提交错误的,这种粗心大意的态度是不可取的。还有一些同学为了应付朗读任务,都是快速地读,字音都没有读准,声音都含在喉咙里。文字是需要慢慢去感受和表达的,只有用心去朗读,才能真正体会到语言的魅力和文学的价值。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每一次朗读,深刻理解一万小时定律的内涵。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刻意的练习,才会取得显著的成效。如果每一次的练习都不是有目的的刻意练习,那么就相当于浪费了这一次宝贵的练习时间。让我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每日的朗读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和综合素质。相信在我们的携手奋进中,五(5)班的朗读活动定能如诗如画般绽放华彩,收获璀璨如星的卓越成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