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往往对于变幻莫测的神秘力量顶礼膜拜,大到祭祀河神,神庙祈福,小到路边算卦,到了现代,转发锦鲤,进行人格测试。最近,我便沉迷于16种人格测试,并且期望从中得到职业上的指导。

我之前做过这个测试,但是总感觉自己并不能认清自己,所以找了朋友一起,让她监督我助我选择,果然每次我都想选自己很有创造力的选项,被她无情的打断,她觉得我不是这样的呀,因为有很多题的题目是,别人觉得你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测出我是isfj类型,对呀,就是这样,我看着类型解读不禁沉默,我曾经完全是这样一个人,现在也带着很多这样性格的影子。
我迫不及待的去翻看职业对应的类型,发现那些我一直我觉得很适合但是我不想做或者放弃的职业都在其中,设计师,服装设计,那些需要实践操作的项目全都在其中,而我最不应该从事的创意性工作也在其中。可笑的是,我正做着我最短板的创意工作,文案策划兼新媒体编辑。
刚入职两个月试用期还没有过的我不禁想要辞职,这样我不仅可以兑现我的承诺,还可以准备适合自己的事情,我和之前许多家广告公司提离职时给出的理由都是不想再接着做广告。我回忆自己搬家很多次都没有扔掉画笔,回想我大学时自学临摹学会的pop绘画,想到自己对过去想要注意的细节都异常清楚。我越发觉得自己是isfj的性格类型,并去了解,再认同。

但是我脑海中有一件特别令我感兴趣的问题,我之前的测试并不是这个类型,我如果再次客观的测一次,我可以测出isfj的性格吗?
于是我这周末通过驭爷的公众号里面的测试链接做了一次测试,上次我是在网页直接找的测试内容,结果却测出是infj。虽然结果不是isfj,但是我却并没有很吃惊,不是因为我本身就对自己的判断不够客观,而是我之前在书单的公众号测出的结果也是infj。我去看infj的介绍,但是觉得并没有像isfj那样符合自己,不过我选择暂时认同这个结果,去看了职业推荐,原本适合的职业变成了不适合,原本不适合的职业变成了适合。
会不会是朋友对我的评价是不够客观的呢?我也许在她们的面前表现出了她们想要看到的样子。她参与的那段我的成长,许是后天养成的性格还来不及转变。而我最像自己的整个童年,她未曾参与。
我的童年张狂骄傲,直到九岁以后,所见顽童本性的恶劣,妒忌,心胸狭窄,才渐渐收敛。我所能记清的那些愿意记得的小细节,也是在那之后,活得畅快的那几年,几乎是不记得什么坏事的,我所会和朋友讲述的,总是忧愁和过去不好的经历,毕竟,好事是不必通过倾诉求安慰的。我,想知道我究竟是怎样的人,自然是越早的自己越好。而不是后天养成的,何况在高中以后被管的不那么严后,完全坚持不下去初中的各种自己给自己定下的规矩。

性格测试不可不信,但也没必要完全信任。毕竟生活的未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决定一件事能不能做成是要看是否付出了努力和时间,只是人们贪心时间和精力,不想需要付出的很多,所以才会去找方向或者方法上的捷径。世界上不存在命中注定你可以成为宇航员,科学家,总统,即便说你今天会中彩票,如果你不买彩票,也不会中奖。
人生只要不后悔便够了,而不后悔的标准不会是你用最大的时间精力去做了最合适的东西得到了绝对完美的结果。不后悔和心相关,枯燥的加减乘除计算利益没有任何的意义。完美,是贪心的一种追求,不见得是美的追求。

人区别于动物,大概就是会明明知道对自己性命有碍,但是还会去做某些事情。就像孔雀东南飞,梁祝的爱情;就像岳飞,或者司马迁的忠义;就像母亲和孩子注定看着对方的背影,渐行渐远的亲情。哀而不伤,不完美但很美。
所以,无论我是哪种人都要努力上进,毕竟无论是合适或者不合适的职业,挫折总是不可避免的。我要做到的,只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已,人如果怕事还活得有什么意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