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7
踩着奶油面包的姑娘
这个姑娘叫英娥,出生在贫苦家庭,父母也是农民,靠着种地过日子,她渐渐长大了,母亲为她在一个富人家里谋了一份差,就是佣人。
她之前没事干就把苍蝇的腿都揪了,连翅膀都不放过,包括甲虫以及动物的粪便里的虫子都不放过,有时候还把它们用一根棍子穿成串。
她去了富人家,主人给她买了好吃的,好看的衣服,就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对待她,还经常让她回去看看自己的父母。
她很骄傲,自以为是,虚荣,以及内心看不起比她穿着还低俗的人们,包括自己的父母。
第一次主人让英娥回去,她刚进城看见自己年迈的母亲坐在岩石上,穿的很寒酸,旁边还放着一捆柴,她很不屑,觉得这样的母亲配不上自己的身份,而且她还感到非常耻辱,后来她偷偷的回到主人家了。
第二次,主人又让她回家,并且嘱咐英娥让她穿件漂亮的衣服以及拿上主人给她父母的慰问品,即奶油面包。
可是就在她路过泥泞的路时,把她回家的去路拦住了,于是她怕弄脏她的新鞋,就把主人给她父母的奶油面包拿出来铺在泥泞的路上,结果她还是陷进去了。
她并没有死,反而是去了一个老妖婆的婶婶家,她正在酿酒,可是在酒罐与酒罐的窄缝中,有一些癞蛤蟆和一些水蛇,她就掉在了它们身上,她虽然还踩在奶油面包上,可是它们身上的粘液也沾到了她的身上,把她恶心的激起一身鸡皮疙瘩。
这家酿酒的主人,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妖婆,一些婆婆等人就在今天聚会,她们听到动静过来后,发现一个很漂亮的姑娘,那个婆婆要求妖婆把那个姑娘送给她。
她觉得没有问题,就送给了她,因为她想到了她不会酿酒,而且她们还经常收集人们的语言,编辑成乱七八糟的故事祸乱人间,甚至还收藏一些让人恶心的动物,来泡酒。
后来英娥跟婆婆走了,她要把她变成一座雕像给她孙子玩,这才是英娥真正的噩梦开始了。
她把英娥放在地狱里,饱受着饥饿的苦,而且之前的那些被她揪了翅膀的苍蝇也在她的眼睛上走来走去,因为她不能动,尽管她很痒,可是都不能把它们从自己眼睛上弄下来。
后来渐渐的经过岁月的变迁,她听到了母亲在人间说她虚荣,骄傲,可是她有些责备她,周围人也是如此,因为她踩着面包的事都被一个放牛的牧童看见了,并且把这件事告诉了周围的人。
她听到这些有些悔恨,也有些愤怒,因为在她有这些弊病的时候就应该阻拦,结果没有一个人告诉她是错的,所以她诅咒一切的人。
后来又过了一段时间,她听到了她母亲临死前的想念与责备,她又有些悔恨,可是有一个小女孩听到了她的故事,她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责备她,她是可怜她,并且祷告让上帝能给她开一扇窗,让她从地狱里走出来,得到解脱。
可是这个小女孩的妈妈也同样不信任她,说一个罪孽深重的人,怎么有改过自新的时候?
可是小女孩仍然坚信,并且时长祷告让英娥能得到上帝的宽恕,并且让她能学会感恩上帝给她的馈赠。
后来这个小女孩临死前,仍然在祷告,结果她用自己的善良去了天堂。她仍在为受苦受难的同伴在祷告。
这个小女孩也让英娥渐渐的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自己的悔恨,因为听不见人间传她的故事。她的内心也回归平静。
后来又经过岁月的流逝,她变成了一只小鸟,它躲到了一个黑洞里,它害怕别人认出它,在那里它听到了鸟语花香,小鸟叽叽喳喳的叫着,以及大自然的馈赠,它表示感恩以及领悟。
后来冬天到了,它疯狂的觅食,不仅是为自己也是为了那些忍受寒冷与饥饿的同伴们觅食,它自己少吃些,给它们多留一些。
通过它心灵向善,它的羽毛变得很美丽,变成一只白色的海燕,它飞到了需要它的地方去,心里向阳,目标清晰,而人们也不知道它要飞向哪里,就是看见它飞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心要善良不然会有恶报,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其实也是让我们放下虚荣,放下骄傲,时刻警醒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内心不要存有怨恨,不然你永远就像一座雕像一样受着身体的束缚,让灵魂得不到解脱。
还有就是要时刻感恩于人,不管是生你养你的母亲,还是那个待你像自己孩子的女主人,更或是那个善良的小女孩听闻她的故事为她祷告的事情,都是让她学会感恩,学会爱。
之后她成为一座雕像自己感受着这一切,听到人们听到她故事的人的反应,她也感受着爱。
最后她变成鸟儿喂它们觅食,这是分享爱。
其实这也是人类在这个世间要学习的的主题,那就是爱,这个过程也是像英娥一样,学习爱,感受爱,分享爱。
我们来这个世间就是让我们能深刻体会到自己的言行举止,就是让我们能随时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能及时改正自己的过错,反省自己的过失;
不要执迷不悟,要有一颗豁达的内心去迎接世间万物,更要接纳自己的各种不足,去修正自己的不足,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善良。
永远不要因为外界的一些事物,而忘了自己的初心,即心若向阳,一切美好如约而至!
人有阴暗面,就要修正,这些都是正常之事,我们要做的就是接纳它,并且臣服于当下,不要抵抗,要知道其实每个人都是受到宇宙的保护的,我们接收到或好或坏的事物都是让我们体会爱的本源。
我们不能做到改变别人,周围环境,以及这个世界,我们能做的只有改变我们自身,只有修正自己,通过自己的魅力散发给周围人,德行举止都得到改善,那人们自然而然看到且会仰慕,并且内心自发的去学习,这就是由内而外的修行。
人生就如一场修行,我们时常保持心善,不论何时何地都不要被社会的大染缸给污浊了心,那就像周敦颐说的“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就如莲一样,不管任何时候,都能保持“出淤泥而不染”的心,而且保留“中通外直”的品格,那势必“香远益清”;
也像陆游说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