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概念,是高中学校对接的北京大学的大学生来到我们学校交流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当时,他说到他现在在践行这个概念。他把自己每天的安排计划出来,规划好自己的任务时长。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总结与调整。当时,我对这个概念很感兴趣。我觉得那个坚持每天计划并实施的学长很了不起。
当时我就在想我自己算不算这一万个小时定律的践行者呢?要说是的话,我在学习上肯定花的时间超过了一万个小时,怎么说九年义务教育不是白来的。可是我却从未统计过自己到底花了多久,中间也没有进行反思总结。说白了,我学这么多年可能什么也没学到。
近期在看讲人生效率的一本书上,又看到这一万个小时定律。书中作者在大一刚开始的考试中发现自己英语成绩排名很差,于是想用大学四年学好英语。他就用到了这一万个小时定律,同时也添加了一些新东西。
他是这样说的,首先有个目标,比如他的目标就是为以后出国做打算,所以英语口语一定要练好。然后,规划时间。作者把自己所有的课余时间都列出来。一名大学生一般来说课余时间就是早晚自习和周末。因人而异的情况,作者是学生会成员还参加了协会。所以晚自习和周末都奉献给了工作。所以他把时间放在了每天的早自习。一万个小时平均到大学四年每一天。那么每天需要两个小时来练习口语。作者每天早上五点就到了学校的小树林开始练口语。这中间当然会有各种的意外情况出现,比如生病比如赖床比如下雨。但是作者每天都坚持下来了。这是他的欲望在支撑着他。我觉得一个人有很强的欲望不是一件坏事,只是有的人为了满足欲望用的方式不对。正如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样,有一个欲望能支撑你克服很多困难,这是一件好事。
相信很多人听到一万个小时定律帮助了很多人实现了人生的转变或者逆袭后,都热血沸腾也想实践一番。但最终他们没有做成功是为什么呢?在我看来,是他们没有做好“有得必有失”的思想准备。像作者一样,每天比别人早起两小时,很少人能坚持。因为他们没有做好失去某些东西的准备。比如温暖的被窝,充足的睡眠等。这些因素其实不是什么有坏处的,对身体健康还是有好处的。但是你想达成目标,你肯定是要放弃这些的。
书中作者还提到可以每天花费十分钟和孩子玩耍。可能刚听到这个想法觉得挺好的,其实实施会很困难。就拿这十分钟陪孩子玩耍这件事来说,首先你没办法保证每天同一时间可以和孩子玩耍十分钟。因为孩子的每天这个点可能在做不一样的事,他不想和你玩因为领居家的小哥哥哥来找他玩了,因为孩子现在外出不在家怎么和你玩耍呢?然后你没办法保证可以集中十分钟去做这件事。因为孩子可能想和你玩的更久点。那么你能拒绝他去做下一个任务吗?那孩子因为你的不配合耍脾气哭鼻子,你还能置之不理吗?还有孩子可能找你玩两分钟就走了,过了一会儿又来找你玩两分钟,如此循环往复,是不利于你更好的完成这一天的任务的,也不利于你判断自己每天是否留出十分钟去做这件事。难道你要计时吗?这种陪孩子玩耍的任务可变性不确定因素太多,根本就不适合放在每天的计划中。
当然,我拿这一个例子说这么多,是为了强调下面这个观点:每天的空余时间留出一半不作安排。可能很多人觉得这样很浪费时间,效率不大。其实当你这样去做的时候,你的心态会恰恰相反。如果你每天完成了这一半时间的任务,你会感到满足。当你还多做了一点,你就会觉得幸福。每天空出来的这一半时间是为了应对每天可变的条件的。当你今天有多出一个小时,你再思考这一个小时用来做什么增值的事情。那你这一个小时就是赚的。你也可以和孩子商量好上午的空余时间他要乖乖的不可以打扰你,那你下午就陪他玩一下午。相信你的孩子会很开心的。
一万个小时定律不是只有学识渊博的人才可以做到,每个人都可以用这一万个小时去实现自己的野心。但是,这一万个小时又因人而异,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调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