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 透过日常看经济
因疫情延期的两会终于开幕了,但港股、A股却都出现大幅下跌。于是马上有声音说,“逢会必跌”。
丨壹丨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根据过去20年的数据显示,总体上,两会前后,A股还是上涨的概率大。
我个人的股市经验,也是每年两会前,市场的机会比平时多。
虽然,股票投资运气很重要,但投资肯定不能仅凭运气,做股票还是必须讲究胜率。
熊市中压中牛股的概率低,应该要退出观望,牛市中买对股票的概率大,你应该重仓参与。
短线市场受事件驱动的影响很大,比如今天对市场影响最大的事件,就是政府的工作报告。
之所以港股会大跌,主要是因为市场对政府报告中的两项内容解读。
丨贰丨
第一点,报告提出,“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这是一个新提法。
国外机构将这条内容解读为,可能给香港市场的治理带来不确认性,所以选择卖出观望的机构比较多。
而港股市场的国外资金是主力,市场自然应声下跌。港股大幅下跌情绪蔓延到A股,带动了A股下跌。
第二点,政府报告中,关于财政与货币刺激政策方面的表述比较克制,低于市场预期,这也是市场下跌原因之一。
以前有朋友问我,“为什么有时候明明出了利好消息,股票却选择下跌?反之亦然。”
丨叄丨
其实这种现象其实并不罕见。
因为在事件驱动的消息中,有突发事件与预期事件。
突发事件与市场走势相关性强。利好往往对应上涨,利空往往对应下跌。
但预期事件与市场走势相关性其实并不强。
因为利好事件很大概率早已经被大家预测到。这个利好消息会被市场提早消化,该涨的都已经涨过了。等到事件发生时,股价就不一定上涨了。
相反,如果利好消息达不到市场的预期,股价往往还会下跌。
这次两会提出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虽然是利好消息,但这已经被市场预期。
同时提出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适度”两字,市场理解为刺激政策的克制,不如市场预期。所以,市场表现为下跌。
丨肆丨
股票市场短线操作难度真的很大。
不仅要求你及时掌握各种事件的发生与预期,还要了解市场对事件的预期是怎样的。在此基础上,确保操作的及时、果断和准确,才会让你有高于市场的胜率。
投资本身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事,专业性和时间、精力缺一不可。
普通人真的不要拿着大笔资金,亲自下场和专业人士PK。雇个专业人士,帮我们去打拼不是挺好吗?
这也是为什么,一直以来,我都建议身边的朋友,通过购买基金去参与股票市场的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