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吉祥花
四十岁以前,我从没想过有老的那一天,更没想过老了的时候,怎么过日子。记不清自己是哪一年、哪一天开始考虑老了时候的事情。
50岁了,做一些事情已经力不从心了,上楼梯有时会心慌,刚说过的话转身就忘记,一件事唠唠叨叨说个没完,老年人的一些症状明显,心里也脆弱起来,因此不由得思考起将来更加衰老的事来,与同龄人聊天也想说一说老年人的话题,喜欢关注阅读一些关于老年人的诗歌、文章,欲在其中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叶芝的诗歌《当你老了》中给出一种最美好的老了的时光。
……
当你老了 走不动了
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
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 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还爱你虔诚的灵魂
爱你苍老的脸上的皱纹。
……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终其一生,追求的爱情美好模样大抵如此吧。爱情相伴,无惧风霜刀剑,无惧岁月沧桑,但岂能尽人意?
当我老了在央视新闻的公众号夜读栏目里读到一些共和国的脊梁在衰老的岁月里用歌声唱响人生。他们曾有着辉煌的青春,暮年放下繁华,随遇而安地接纳一个普通老人自娱自乐的平淡日子。贾平凹说:“人要是活着没用了,这世上就不留你了。”每一个人必须要接受苍凉的现实,那么当我们没用的时候,世上还留着我们,一定要温柔对待自己,用一颗感恩的心接受上天的恩赐。
最让人悲悯和动心的老年岁月,莫过于杨绛先生了。在女儿、丈夫相继去世的情况下,耄耋之年踽踽独行人生路上,96岁用哀而不伤的文笔写下了《我们仨》,让我们有了机会了解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日常生活及人生轨迹。杨绛先生的一个怀念在不经意间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她的百岁感言平淡温馨,告诫青年一代、老年一辈如何站好自己人生岗位,令人深思,给人启迪。暮年的杨绛先生仍不忘关注社会及人类和谐问题,她用星星之光,温暖着人间。
当我老了我原本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50岁之际,突然喜欢码字,是受一种情绪困扰。也许年龄使然,开始喜欢回忆。未写作之前,童年往事像一团厚厚的迷雾积压胸口,情郁沉闷;在脑海中闪过的一些镜头,也常使我怅然若失,似一团迷雾想抓住又抓不到。开始写作后,童年生活成为自己笔下的一个个故事跃然纸上,自己好似重新拥有了一次童年生活,人也逐渐敞亮活跃起来,那个阶段像被一种隐形的力量推动,完成了一篇又一篇文章。
这种状态整整持续了一年多,自己的故事写完了,但还是不舍罢笔,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已经喜欢上了文学。由原来的单纯阅读故事内容升华为欣赏文章优美的字词句营造出来的意境,从而从中获得启示。抑或是受杨绛先生暮年人生经历影响,因为我想,当我老了,走不动路了,不能出去观赏风物,不能与人交往,我至少还会用手写字,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的感悟,通过文字与人交流,通过文字慰藉苍凉岁月,通过文字传递自己人生经验温暖人间。
当我老了如今,坚持写作已经三年,我的状态仍处在兴奋期,因为写作让自己保持了一种平和宁静的状态,写作让自己接触了一群志趣相投的文友,生活中多了一个娱乐圈,开脱了视眼,丰富了生活。
我将会让文字一直陪伴余生。因为文字可以激发自己的活力,文字里有自己的激情岁月,有自己的烟火生活,有自己的宁静时光,它们像黄昏的夕阳,美艳了宁静安详的大地。
当我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