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在群里告诉我,说儿子又上讲台讲数学竞赛题了,她说她羡慕的一地口水,为什么不跑到讲台上去拥抱谢老师,给了儿子一次又一次刷存在感的机会。
我打开家长交流群,看到两个短视频,儿子在台上滔滔不绝的讲三角形,同学们一个个很认真的在听,儿子满满的自信,没有任何怯场,这真的是我儿子。
平常看到儿子优秀的表现,我视若无睹,从来没有想过要肯定要表扬,儿子曾经参加上海青少年钢琴比赛,在高手如云的比赛选手中,获得了铜牌,我没有太多的喜悦,没有好好的表扬他,陪他吃一顿披萨,我觉得他还可以更好,每一次,我都有更高的期望,无止境的欲望就像填不满的沟壑。无声的把儿子从我身边推走。
皮的惊喜与赞美,像惊雷砸开了我混沌的世界,过往,就像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我眼前展现。儿子对绘画很有天赋,因为功利心,我让他放弃了学画画,他说他喜欢画素描,我说,儿子,没有时间,我们要小升初要考名校。儿子想弹钢琴,他想要我把家里的钢琴带到青竹湖来,我说,儿子,好麻烦,你没有时间练琴。我租房在太阳山,却没有来陪读,儿子说,你确定不来陪我吗?我说,儿子,妈妈要工作要挣钱,才能够给你更好的条件……现在回想起来,我一直在无视孩子心灵需求,强势的做我认为正确的选择,还大言不惭的说,自己付出了多少多少,给了孩子多少的爱护。
儿子说,如果有可能,他想当数学老师,像学而思的网课老师,一堂课上千名学生听课。他也想当青竹湖的老师,周边开几家美食店,赚到钱还能实现自己当老师的理想,我第一反应就是,儿子,那你要好好学习,加油哦。儿子说,这天还能聊下去吗?是的,一个不相信儿子的妈妈,还能交心的谈下去吗?我哭着喊着问为什么儿子对我关闭了心门,其实是我从来就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儿子缺乏起码的信任与尊重。
从我做门窗遭遇的种种艰难以及心路历程,我似乎更懂得了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指手画脚,是怎样的令孩子郁闷和抗拒,要改变亲子关系,从自身做好,先改变自己,不谈成绩不谈高大上的理想和未来,把对孩子的爱分化成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盛妈的一碗炒粉,皮的鸡蛋面早餐,俊妈的一杯鲜奶,毅爸的叮咛,这些才是打通陪伴孩子的真正坦途吧。
如果非要给大人两个字划定一个节点的话,相比十八岁,我觉得从精神独立的那一刻算起更有意义。甩开父母的庇护,为自己的生活负责,这是作为成年人的一种快乐。
一个长期不参与教育的父亲,一个眼里只有孩子的妈妈,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这样的教育一定是畸形的。从这个意义讲,儿子的叛逆是前因导致的后果。妈妈退出教育舞台,要心甘情愿,而不是因为不能控制,导致的情绪失落。
孩子成长,同时也意味着父母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