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懒橘子
文章怎样才能打动人心?
是文笔吗?
一手好文笔自然是必要的,不过不是必须,简洁朴素的文风同样可以写出好文章;
那么是情感?是故事?是什么呢?
到底应该怎样做文章才能打动人心?你的文章又缘何不能直钻人心底,不能勾起人强烈的情感共鸣呢?
橘子的原创文章《华山栈道男子跳崖:男人都是骗子!》始发橘子的个人公众号《懒橘来了》。
创下2小时阅读过5万,3小时阅读量过10万的阅读记录,,,被各大公众号纷纷转载,全网阅读上百万。
让橘子亲眼亲人亲历了网络龙卷风一般强大的传播力量。
何以至此?
看看读者的留言,我们对其中蕴藏的秘密大概能了解一二。
伪装的爱:
读完之后泪流满面,以前总是不理解老公,天天无聊就找他的事!下班回来还得帮我干家务!老公!对不起!以后我会更爱你。
米芷平:
读了文章泪流了满面,文章应了那句话,生易,活难。不管是个人还是社会原因,很多事都的确是无奈的。每个人都是负重前行。但愿都安。
冉冉:
看完文章,泪流满面。。。
平安是福:
我不轻易流泪,因为我是男人,但当我看了这篇文章,却流了泪。
REZS:
你写到人心心里去了~
悟:
写到了内心深处,热泪盈眶但我从来不流泪。
看到此处,你也该知道,文章能够打动人心无非就是写到了人心里,但是,怎样才能写到人心里呢?
橘子今天且 一层一层抽丝剥茧地来说说,文章要怎样写才能直达人内心。
先说两个小故事。
一个读者看了《安娜克列尼娜》感觉很是悲伤,于是给托尔斯泰写信,要求他改写一下安娜的命运。
托尔斯泰这样回复:我不能,小说虽然是我写,但安娜的命运不由我定。
托尔斯泰赋予每个人物的情绪和心理,都像是人物自己生发出来的。描摹形形色色的人物并不难,但是对每一个人物都能够体贴,谅解,却是一件很震撼的事。
据说,金庸对韦小宝一直是有看法的,他曾写过一篇文章,把韦小宝说成是市井流氓,为此,很多人都表示抗议。
倪匡就坚决反对。他问金庸,你说韦小宝是个坏人,那你列举一下,韦小宝究竟干过什么坏事?
金庸当时回答不出来,愣半天,只说了一条,韦小宝赌博时经常出千,骗人。
比起韦小宝对朋友的义气,包括他对康熙和天地会的忠诚,赌博时出千是很小的事情,至少大节不亏。
这两个故事说明什么呢?
说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很真实,他们的命运自己做主;他们很真实,一面世,即人格独立,即便作者,也不能随意扭曲和抹杀。
作文作到这个份上,我想你的作品不打动人心那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又回到老话题,那么文章怎样写才能打动人心?
这和文章的写作手法有直接的勾联。
文章有两大写作手法,一个是外化写法,一个是内化写法。
掌握外化写法和内化写法,无疑都可以写出绝妙的作品。但毋庸置疑的是,外化写法可以出绝妙作品,却难出伟大作品。
外化写法拼的是天赋机灵和写作技巧,内化写法拼的却是内功。
就好比外化是黄蓉,内化是郭靖,个中不同,由此可辨。
外化写法常见于散文,诗歌,内化写法则常见于小说,以及纪实文学。
外化写法很重要的一个是“以意造象”。
“以意造象”是文学作品中思想情感表达的一种外化技巧,从古至今文学家们均普遍运用。
“以意造象”应讲求“意”的新颖,深刻,而“造象”应符合事物本质,要有象趣和个性,方能产生艺术魅力。
我们举一个很有名的外化作品——余光中的《乡愁》来简单分析下外化的意向用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