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孔乙己是旧社会油腻读书人的代表。我们今天油腻的读书人也还是有一些的。
何谓读书油腻,你中了没?身边有一朋友甲,平时也许挺喜欢看书的,很多时候我们约其出去玩,总是回我们一句:我这个人喜欢安静,我回去看书去了。待我们玩回来,其也只是在看看电影,耍耍手机。书十天半月也不一定看完一本,去很多场合还喜欢带本书,比如出去旅游,书和笔记本是万万不能少的,可是在旅途中,书又却是极少打开的。
亦舒在《圆舞》中说过: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服,买过什么珠宝,因为她没有自卑感。
现今社会,的确有很多人沉迷于社交网络,沉迷于追剧游戏。但是能读点书的人还是很多的,读书也并不是多么高尚的事,没必要天天强调自己多爱读书,生怕全世界都不知道自己在读书一样。
所以读书油腻之一,就是不要因为自己能读点书就刻意突显,刻意高尚。而看不上游戏追剧的人,你从读书中获得快乐,别人也从别人的追剧游戏中获得快乐,并没有高下之分。
也是以上这朋友,某天几个朋友一起吃早饭,她点了个粥,本来吃的好好的,她非要弄出一句:不知何时有人与吾立黄昏,问吾粥可温。还有某次月亮当空,她又要来一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思秋落谁家。大家就想给她个白眼。
网上是有这么个段子:当你眼前一片美景,几只鸟儿飞过,有文化的人会说: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没文化的人会说:哇,好多鸟!
段子归段子,没点文化的确也是不行的,有些场合说出这些名句还是很有修养的,但也不能像甲,感觉处处都在装有文化,非得把学到的文化强行运用。
何谓读书油腻,你中了没?还有的人读书油腻就是刻意追求本数,看到某豆瓣大神或者知乎大神一年能读几百本,自己也给自己开了个百本书单,然后走马观花的看,看完一页立马下一页,看完一本再来一本,最后一年是看完了一百本,但是内容啥也没记住,只在自己内心记下了一句:“今年看完了一百本书,都快被自己优秀哭了。”
读书切忌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北宋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故读书在于精而不在多。
还有位朋友乙,在朋友圈内也算比较喜欢看书的了,每次一聊到书,他总有说不完的话题。他一般会问你最近在看什么书,比如说你回答个《万历十五年》,那他就接着说,这书忒无聊,你去看《明朝那些事儿》,接着把《明朝那些事儿》给你洋洋洒洒说一通,此书又是如何如何优秀,接着再给你开一堆他自认为的好书书单,并告知你,看书要看好书,别看些乱七八糟的书。还好我回答了他《万历十五年》,我要是答个《金瓶梅》或者《丰乳肥臀》,我估计他对我这个人都有成见了。总之,只有他认为好的书才是好书。他认为不好的就是坏书。
我倒觉得,书除了反人类反社会的书外,并没有好坏之分,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类型,喜欢的人是不同类型的,喜欢的书书也是有不同的。我吃我的榴莲酥,你啃你的韭菜饼,臭不到一块,就各自为营。
人家都说,要做一个安安静静的读书人,别忘了读书人的修饰词可是安安静静。财不可外露,“才”也要少外露。
读书不争名利,追求人高品雅,也祝各位书友,清爽读书,开心喜乐。
何谓读书油腻,你中了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