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
据国外心理学家的研究,如果把当代人的工作紧张程度划分为十级,那么,教师是6.2级。长期的强大压力,危害的教师的身心健康。今年有一个地方的心理检测,发现有69%的教师自卑心态严重,相当一部分教师极度焦虑情绪明显,总体结果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竟高达50%。
在教师的职业经历并不理想的情况下,教师的生活方式应该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观念误区,首先是工作中心取向,教师的工作角色,应该也是其他生活角色,教师作为社会一员,也是集各种角色于一身的,虽然教师职业活动是他的主要生活内容之一,但是他必须根据其他角色调节,并丰富自己的生活方式。
教师生活方式与角色特征相协调。现在,许多人倡导把读书、做校本科研等业务活动作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是值得斟酌的。这实际上是把生活变成了工作的补充和延续,这种生活态度很容易走向工作狂。离开了工作,你不知道如何生活,只有以工作来打发时空,驱走生存的不安全感,其实是功利主义的,时间观念特别强烈,对时间的有效利用,勤有功,戏无益,与工作重心是一脉相承的,读书、钓鱼、散步、旅游、打球、下棋、健身,这些都是好的生活方式,是因为它们使你获得了建设,进入了大自然,锻炼了身体,进行了思维训练等。
中国的儒家文化讲究入世建功,对于那种嬉戏、闲暇、沉思、毫无目标、旅游等活动以为是不好的生活方式。但是从生命体验的角度来考虑,没有带来幸福体验,没有被最大限度地享受的时间就是被浪费的时间,努力的生活方式当然是必要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疏忽其他休闲的生活方式,对于承受各种身心压力,遭受多种健康困境的教师而言,后者的生活方式更为要紧,更具有生命的价值。
教师生活方式的内容没有统一的格式,性别不同,任教学科不同、年龄不同、婚姻状况不同等等,生活方式都会存在不同,要给出一个标准内容的生活方式几乎是不可能的,也许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只是提倡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享受自身生命体验的同时,不对他人与工作造成伤害,或者能够使他人与工作从中受益。
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健康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加强,公民健康水平普遍提高,不容忽视的是与人类心理或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疾病成为对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
有资料显示,目前死亡原因中不良生活方式位居首位,占44.7%,环境因素占百27%,卫生状况占9.2%,而在疾病的发病原因中有80%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有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