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作者: 婧姐2019 | 来源:发表于2019-05-19 17:57 被阅读0次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不太会写影评,第一次尝试写或者说借鉴,也算是学习的过程吧。

      经过儿子的极力推荐,我和儿子一起看了这部拍摄于1994年的经典影片:一部虽错过奥斯卡,但却高居电影榜榜首的电影。强烈推荐!

    《肖申克的救赎》又名《刺激1995》,是美国导演弗兰克达拉邦特的经典之作,故事精彩,吸引人心,意义深刻,有声有色,饱含艺术而又彰显大气。这部电影不仅是对美国司法、监狱制度的一种批判,同时也在述说着人与人之间珍贵的友情,现实主义的外衣之下的是揭示人生之中必要的希望、自由、坚持,值得每个人去感受与学习。

      电影以主人公安迪因“杀害”妻子以及妻子的外遇从而坐牢为背景,描绘了安迪在肖申克监狱之中的生活,电影通过瑞德的叙述将故事层层推进,反复地渲染着氛围。

      这其中主要以①批判美国的司法与监狱制度②描绘监狱中的生活及其友情为主。

      此部电影的主线便是安迪极其狱友之间的生活。影片的开头便设下悬念,呈现的是安迪喝醉时“杀害”了妻子及外遇,上法庭被判无期徒刑的场面,简单却又令人无限地期待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安迪在监狱中的生活又会怎么样。尤其巧妙的勾起了观影者的心理,令人离不开眼。

      再从内容上思考。因为妻子找了外遇,一气之下的安迪用枪将两人不明不白的“杀”了,安迪涉嫌犯了杀人罪,被判无期徒刑,他从一个帅气多金的年轻银行家变成了肖申克监狱的禁锢者。

      这一待,便是十九年,用旁人的话来说,监狱这个地方一旦进去了,被判无期徒刑,一个人的这一生基本上就废了,就成了世俗的淘汰者。

      安迪因为自身的突出的理财能力,帮助典狱长逃税,最后甚至成为了典狱长的个人理财助理,并在监狱中创办了图书馆,凭此安迪便在监狱中混的很不一般。

      一次偶然,从狱友汤米口中,安迪意外得知杀死自己妻子和妻子的情人的真正凶手。突如其来的真相令一切的事情都变得不平凡。

      在监狱中待了十九年的安迪,所有的愤恨与压抑在那一刻被骤然激起,他逃狱了!毫无征兆,更是无人能料到,就是连他最好的朋友瑞德都不曾知道,出人意料之中却又带着意料之中,无愧于片名中的“救赎”二字。

      十九年,说来很长,却也只是转眼一瞬,一位无罪的年轻人被白白关押了十九年的时间,需要多少的隐忍与承受多大的痛苦,在这样的情况下,安迪也开启了一场长达十九年的自我拯救,不断地寻求自由,寻找希望,着实是引人深思。

      正如影片之中所说“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电影里分别播放了瑞德三次假释的情形,第一次是他已经被判二十二年,第二次他在监狱中已经呆了足有三十二年,两次的回答无疑都是“我认错了,我已经悔改了,我会重新做人的,我不会对这个世界再有伤害了……”

      经历了两次的不准假释,瑞德早已释然,习惯了这高墙之中的生活。面对第三次假释审问,那时安迪已经出逃肖申克监狱,他用复杂的眼神望着假释官,心情毫无波澜“我回首前尘往事,那个放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跟他沟通让他明白我现在的心情,但我办不到,那个少年早就不见了,流入了岁月长河里,如今只剩下我这垂老之躯。”

      他的脸上刻录着这十四年来的苍老和悔恨,一个人一生中的大半辈子,都虚度在这肖申克监狱了。换作是我们每个人,是否还会有继续生活的希望,是否会选择不断的自我沉沦、颓废消极?

      影片中煞费笔墨,来呈现这三次的拷问,无非想要表现的,就是一个人在这一生中,在易逝时间长河里,对生命的看法和态度。

      所谓救赎,想必看到影片末尾便也逐渐通透了,救赎,救赎,顾名思义,无非就是自由、希望、坚持的过程。

      从最初的消极,到后来不放弃对生活的勇气与信念。至始至终,它都在诉说着一个励志磨人的故事。不能将心束缚,不能丢弃希望,无论身在何处。

      正如影片后来所说,生命可以归结于一种简单的选择:人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生活要有希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mq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