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幻灵羽燕读书简友广场
多动症还是多动型?父母认知很关键

多动症还是多动型?父母认知很关键

作者: 慕闲 | 来源:发表于2023-12-17 00:59 被阅读0次

多动症似乎很早就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但我们对它的了解似乎仅限于字面上的“多动”二字,可谓知之甚少。

然而父母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如何看待孩子出现的问题,怎么去化解这些问题,都将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往后余生。

而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对问题有足够的了解。

那么,作为多动症儿童的父母,你对多动症又知道多少呢?

国家中级心理治疗师、壹心理签约心理咨询督导师、资深儿童游戏治疗师拉比将带领我们一起走入多动症儿童的世界——《聪明却坐不住的孩子》。

一、花果山的猴子

“花果山的猴子”,这是拉比老师在壹心理平台策划的多动症主题项目。用“花果山的猴子”来形容多动症儿童,真是既形象又生动。

让人不自觉地在脑海中浮现出《西游记》里的美猴王和他的猴子猴孙们。天真活泼的小猴子们,让花果山变得热热闹闹,喧哗不已。

调皮捣蛋的孩子也一样咋咋呼呼,可过于热闹也会让人吃不消。

很多家长总觉得,孩子好动是天性,忍一忍,等孩子大了,懂事了就好了。可实际上,孩子可能已经出现了多动症的症状表现,但因为家长缺乏对多动症的了解,错过了早期干预的时机,从而导致孩子的情况越发严重。

孩子会自然地长大,却不会自然地懂事,没有家长的正确引导,又怎么能期望孩子突然就醒悟懂事呢?

花果山的小猴子,需要菩提祖师的引导,才能成为齐天大圣。

二、多动症还是多动型?

一个“症”字,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似乎打上了“症”的标签,就意味着孩子是不正常的、有问题,对疾病的恐惧甚至会导致一些家长对孩子的问题视而不见、回避、甚至错误对待。

因此,拉比老师在本书中侧重于“多动型儿童”,而弱化了“多动症儿童”的疾病取向,作为一本大众读物,让家长更容易接受和面对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

多动型气质作为一种独特的气质,自有其积极的生存意义,但在行为表现上,它和“多动症”患儿极为相似,这也导致二者之间很难明确地划分界定。

当多动型儿童被误解、强迫做事时,其表现更是与多动症儿童如出一辙。

而家长的错误认知和不当行为,更是可能将孩子推到多动症儿童的行列。

当发现孩子有多动的种种表现时,家长无论是讳疾忌医,将问题单纯地看做是性格特质;还是只关注疾病取向的症状干预,都不利于孩子融入环境、认同和利用自身资源。

作为家长要积极地看待这一问题,既要知道如何主动地引导多动型儿童,发挥出他们的性格优势,也要有孩子可能会被确诊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治疗师进行症状干预。

在发现孩子有多动苗头的时候,不妨先从这本《聪明却坐不住的孩子:多动型儿童养育指南》开始,了解这一群体,在本书中,拉比老师将会带你认识多动型儿童,以及如何引导多动型儿童处理家庭关系和学业,在最后一部分还介绍了24款互动游戏,作为训练方式。

这本书将让你在面对多动型儿童时,让父母引导变得切实可行,有法可依。

相关文章

  • 多动症孩子增强注意力的训练有哪些?

    多动症,又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分为三种: 一是注意缺陷型; 二是多动、冲动型; ...

  • “多动症”的孩子为什么成绩不好?

    多动症,全称是“多动注意缺陷障碍(ADHD)”,分为三种类型:以注意缺陷为主,以多动冲动为主,混合型。 很多人以为...

  • 育儿百问|孩子好动、精力旺盛,是调皮还是患了多动症?

    孩子上课不专心, 特别好动, 总是静不下来, 这是过度活泼还是患了多动症? 什么是“多动症”? 家长常提到的“多动...

  • “多动症”不止多动

    【家有学习困难儿童必读】 前面我们讲到了ADHD有两大表现:一是多动,二是注意力缺陷。但远远不止如此,他们还可能会...

  • 153|多动症孩子更需要多动

    153|多动症孩子更需要多动 Dr. 魏 2018-02-26 153|多动症孩子更需要多动 Dr.魏亲述 Dr....

  • 儿童常见心理障碍

    一、多动症​ 多动症是儿童多动综合征的简称,也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这是一类以注意障碍为突出表现,以多动为主要特...

  • 【西安天佑儿童】多动症治疗

    美国儿科学会2011年《多动症临床诊疗指南》显示: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是一种异质性的行为障碍,多动...

  • 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的典型特征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冲动,多动。 多动症儿童很容易被外界新颖刺激所吸引,无法全神贯注于正在操作...

  • 你的孩子是多动症吗?

    社会上很流行的一种说法-----儿童多动症,试问什么是儿童多动症?儿童多动症的标准是什么? 儿童多动症、又称多动综...

  • 重庆少儿多动症医院在哪里

    多动症,医学上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数据显示:我国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将近2000万,但是多动症容易会家长忽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多动症还是多动型?父母认知很关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on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