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汽车行业飞速发展,车辆的选择多了价格低了,同样的汽车配饰也是琳琅满目。
很多人买了车在正式使用前,都会选择先给车贴膜。
汽车贴膜就是在车辆前后挡风玻璃、侧窗玻璃以及天窗上贴上一层薄膜状物体,而这层薄膜状物体也叫做太阳膜或者叫做防爆隔热膜。
贴膜的作用主要是阻挡紫外线、阻隔部分热量以及防止玻璃突然爆裂导致的伤人、防眩光等情况发生,同时根据太阳膜的单向透视性能,达到保护个人隐私的目的。
但是,汽车贴膜真的是行车必备吗?
欧洲有些国家全面禁止汽车贴膜,但也并不是全部,每个国家对汽车哪个部位可以贴膜,哪个部位贴膜的透光率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欧洲类似,美国每个州对可贴膜部位和贴膜的透光率也有不同的规定,而我国却没有很明确的规定,有些地方车检也不会太严。
我们来看看在大多数人心中一直都很靠谱的欧盟国家的标准。
法国:前挡-不允许;前排-必须遵守UN-ECER43规定;后排、后档-必须遵守UN-ECER43规定;
德国:前挡-必须保证70%(玻璃+膜)的透光率,而且并不是始终被允许;前排-只允许贴透明膜;后排、后档-允许,目前没有指出明确的透光率要求;
意大利:前挡、前排-不允许;后排、后档-允许,只要每个面都有装备有后视镜(可以看到车内外情况)即可,膜必须注明生产厂家以及许可证书;
西班牙:前挡、前排-不允许,唯一的例外是,在证明驾驶员可以清晰判断后方车距的前提下,拉力赛授权车辆的前排车窗玻璃是可以贴膜的;后排、后档-允许,只要有高位刹车灯;
英国:前挡-必须保证75%(玻璃+膜)的透光率;前排-必须保证70%(玻璃+膜)的透光率;后排、后档-允许,目前没有明确法律规定限制;
丹麦:前挡、前排-不允许,只允许在前挡上部10cm宽度贴,而且必须保证70%(玻璃+膜)的透光率;后排、后档-允许,如果透光率低于70%,车辆必须有后视镜。
为什么对贴膜有这么严格的限制?
因为贴膜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
1、首先市场上的贴膜品质层次不齐,贴膜有的贴在车窗内侧,劣质塑料或胶水的甲醛、苯类严重超标,影响车主健康。
2、贴了膜之后开车,白天反射中控台倒影、夜间路灯光线变散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光的折射和乱反射即便是正厂贴膜都很难解决,时间长了容易导致驾驶疲劳。
3、深色贴膜严重影响后视镜视线,无法准确判断后车距离;而后车也无法透过前车再看到前面几辆车的行驶状况,如此一来追尾的危险性就大大提升了。
4、国外不允许贴膜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截获车辆的时候,警察容易因看不清车内状况而遭到突袭。而在日常用车时,无论车辆遭到打劫或者车内发生了什么,从外部都难以看清,在保护隐私的同时也保护了歹徒。
5、汽车钢化玻璃是不会轻易破碎的,即使破裂也是不会有锐角出现的。汽车安全测试也不会考虑贴膜,贴了膜反而会影响破裂时能量的发散,危及驾驶员安全。并且,汽车玻璃本来就是夹层玻璃,中间有PVB层,即使碎裂也不会随意扩散。
6、车膜的隔热能力确实有,而且质量好的效果尚可,但是与颜色关系不大,劣质的车膜反而会增加车内温度。
所以,其实贴膜并不是一个必须的选择。
如果一定要贴,那么一定要选择正厂的浅色膜,或者干脆现在隐私玻璃,毕竟行车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专家指出,挑选贴膜,尤其是前风挡膜时,一定要注意它是否具有公安部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
需要重点查看的:
一、是否具有检测部门的印章;
二、样品名称和型号规格是否和实际销售产品一致;
三、测试项目是否包括可见光透过率和紫外线透过率两个内容;
四、检测结果中可见光透过率是否在70%以上,紫外线透过率是否和商家提供的数值相符。应该说,达到以上全部要求的贴膜就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专用前风挡膜。
另外,贴膜的环境也是很重要的。
因为贴膜的过程应尽量避免灰尘多的室外环境,通常都在较为封闭的环境中进行贴膜。
所以,有专业封闭车间的维修店才靠谱,街边的祖传贴膜店就绕道吧。
此外,在贴膜过程中,是将一整张膜进行粘贴作业的,因为当前挡风玻璃破碎时,整张的车膜能发挥其防爆性,牢牢粘住破碎玻璃,不会造成玻璃片飞溅伤人。若贴膜人员要将整张车膜裁剪开,分块贴膜作业,那说明您选择的门店不专业。
在贴完膜之后,也要注意保养:
1、三天内要避免升降车窗;
2、三天内不要洗车;
3、三天内有天窗的车辆在行驶中,尤其是高速行驶中不要开天窗;
4、如果是冬季贴膜后,一个星期内不要升降车窗,也不要洗车。前挡、后挡需要一个月左右才能干透。
5、如果遇到膜边缘起泡,应在24小时内到施工点进行修复,超过时间处理,因泡周边的胶已干透,膜周边已不能移动,处理时一定会产生折痕。
6、贴膜后一个月内禁用强粘性标签直接贴至膜上,以免造成膜的局部脱离玻璃。
7、汽车贴膜也要了解各城市车检政策。如在一些城市前风窗及风窗以外玻璃用于驾驶人视区部位的可见光透视比达不到70%,年检不予以通过。在贴车膜时候,前车窗留出三角区域不能贴膜,否则会影响正常的车辆年检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