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 什么是PPP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指政府和社会资本通过合作来提供公共品或服务的一种方式。
《财政部推广PPP模式的通知》中规定,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通常模式是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督,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
问题2 我国政府为何要大力推广PPP模式
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推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重要引擎,为了拓宽城镇化建设融资渠道,完善财政投入及管理方式,促进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国务院、财政部、发改委多次发文要求大力推广PPP模式。2014年以来政府力推PPP模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基建投资带来巨量融资需求,而地方政府以来的土地财政却难以为继,信贷刺激的老路也被证明存在诸多隐患。通过PPP模式可向社会资本开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可拓宽城镇化和基建项目融资渠道,缓解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压力。
第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数额巨大,PPP模式有利于明确政府支付责任,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且与预算改革和地方债务改革相得益彰,将隐性债务转变为显性债务,各级政府能做到心中有数。PPP模式剥离了政府信用,以企业信用或者项目信用进行融资。地方政府承诺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将纳入预算管理,符合预算改革提倡的公开透明化要求,中央政府也能呢个对地方政债务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PPP模式的推广运用,符合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促进地方政府转变财政投资理念,创新财政投资方式。
问题3 PPP实施机构的范围及职能有哪些
PPP项目中的实施机构主要包括行业管理部门、事业单位、行业运营公司或其他机构。职能主要包括前期评估论证、编制项目实施方案、通过合法程序选择社会资本、签订项目合同、负责项目实施监管和合作期满后的移交等。
问题4 PPP项目操作流程包括哪些内容?
根据《财政部PPP模式操作指南》的要求,PPP项目操作流程主要分为5个阶段,19个步骤:
项目识别:项目发起、项目筛选、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
项目准备:管理架构组建、实施方案编制、实施方案审核
项目采购:资格预审、采购文件编制、响应文件评审、谈判与合同签署
项目执行:项目公司设立、融资管理、绩效监测与支付、中期评估
项目移交:移交准备、性能测试、资产交割、绩效评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