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GBoost理解

作者: qzlydao | 来源:发表于2020-04-03 18:48 被阅读0次

    论文题目:XGBoost: A Scalable Tree Boosting System

    作者:Tianqi Chen, Carlos Guestrin

    文章发表于SIGKDD 2016大会

    1. Introduction

    XGBoost是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的缩写,它是基于决策树的集成机器学习算法,它以梯度提升为框架,由GBDT发展而来,但在算法本身和系统设计上做了很多细致的优化工作,从而实现端到端(end-to-end)、可扩展的提升树系统。主要的贡献和优势有:

    1. 设计构建了一个高可扩展的端到端提升树系统;
    2. 提出了理论上合理的加权分位数略图(Weighted quantile sketch);
    3. 介绍了一个新型的稀疏感知算法,可用于平行学习;
    4. 提出了一个高效的缓存感知块结构(cache-aware block structure)

    XGBoost在Kaggle和KDDCup等比赛中都要非常优异的表现,是经得起考验的算法。

    2. XGBoost模型定义、优化目标及优化算法

    相比传统的Tree Boosting算法,XGBoost在定义损失函数时引入了正则项。

    2.1 正则化的学习目标

    假设数据集\mathcal{D}的大小为nm个特征,记为:\mathcal{D}=\left\{ \left( \mathbf{x}_{ i },y_{ i } \right) \right\} \left( \left| \mathcal{D} \right| =n,\mathbf{x}_{ i }\in \mathbb{R}^{ m },y_{ i }\in \mathbb{R} \right)

    那么集成树模型可表示为K个回归树的叠加:
    \hat { y_{ i } } =\phi \left( \mathbf{x}_{ i } \right) =\sum _{ k=1 }^{ K }{ f_{ k }\left( \mathbf{x}_{ k } \right) } ,\space f_{ k }=\mathcal{F} \tag{ 1 }
    其中:

    \mathcal{F}是回归树模型空间,\mathcal{F}={f(\mathbf{x})=w_{q(\mathbf{x})}} (q:\mathbb{R}^m \rightarrow T,w \in \mathbb{R}^T)

    q: 代表每科树结构,表示将一个样本分类到对应的叶节点;

    T: 每棵树叶节点的个数;

    w: 叶节点的权重,T维向量,因为Tree Boosting模型的弱学习器用的是回归树,所以采用w表示每个叶节点的score。

    模型的集成示意图:

    Tree Ensemble Model.jpg

    模型结构化风险函数定义为:
    \begin{split} \mathcal{L} \left( \phi \right) =\sum _{ i }{ l\left( \hat { y_{ i } } ,y_{ i } \right) } +\sum _{ k }{ \Omega \left( f_{ k } \right) } \\ where \space \Omega(f) = \gamma T + \frac { 1 }{ 2 } \lambda { \left\| w \right\| }^{ 2 } \end{split} \tag{2}
    对损失函数的理解:

    1. 等式右边第一项为可微的凸损失函数(这里也是作者说可以自定义损失函数的原因,只要保证是可微的、凸函数就ok),因此是对样本求和;

    2. 第二项是正则项,与每棵树的结构(叶节点数T)和叶节点权重(w)有关,因此是对弱回归树求和;

    3. 传统的tree boosting算法是没有后面的正则项,所以这里是作者的创新,不过也是参考了Friedman等人的方法。

    2.2 目标函数的优化求解

    怎么去优化损失函数呢?作者采用叠加式模型(additive model) + 泰勒近似对损失函数进行优化。

    Additive Model

    { \hat { y } }_{ i }^{ \left( t \right) }是第t步迭代第i个样本的预测值,因此优化目标函数可写成如下形式:
    \mathcal{L}^{(t)} =\sum _{ i }^{n}{ l\left(y_{ i }, \hat { y_{ i }} ^{(t-1)}+f_{t}(\mathbf{x_{i}}) \right) } +\sum _{ k }{ \Omega \left( f_{ k } \right) }
    回顾泰勒展开公式:f\left( x+\Delta x \right) \approx f\left( x \right) +f^{ ' }\left( x \right) \cdot \Delta x+\frac { 1 }{ 2 } f^{ 2 }\left( x \right) \cdot { \Delta }^{ 2 }x

    令:
    g_{i}={ \partial }_{ { \hat { { y }_{ i } } }^{ \left( t-1 \right) } }l\left( y_{ i },{ \hat { y } _{ i } }^{ \left( t-1 \right) } \right)
    h_{ i }={ \partial }_{ { \hat { { y }_{ i } } }^{ \left( t-1 \right) } }^{ 2 }l\left( y_{ i },{ \hat { y } _{ i } }^{ \left( t-1 \right) } \right)

    对上式进行泰勒二阶展开近似,去掉常数项,得到如下目标函数:
    { \mathcal{ L } }^{ (t) }=\sum _{ i=1 }^{ n }{ \left[ g_{ i }{ f }_{ t }\left( { x }_{ i } \right) +\frac { 1 }{ 2 } h_{ i }{ f }_{ t }^{ 2 }\left( { x }_{ i } \right) \right] } +\gamma T+\frac { 1 }{ 2 } \lambda \sum _{ k }^{ T }{ { w_{ k } }^{ 2 } } \tag{3}
    上面的式子第一项是沿样本求和,另一个是沿树求和,统一对子树求和

    将叶子节点j上的所有样本集合定义为:

    I_{j}=\{i|q(\mathbf{x_{i}})=j\}

    所以式(3)可以统一转化为对树求和:
    { \mathcal{ L } }^{ (t) }= \sum _{ j=1 }^{ T }{ \left[ \left( \sum _{ i\in I_{ j } }{ g_{ i } } \right) w_{ j }+ \frac { 1 }{ 2 } \left( \sum _{ i\in I_{ j } }{ h_{ i }+\lambda } \right) w_{ j }^{ 2 } \right] } +\gamma T \tag{4}
    为了简化表示,令:
    G_{j}=\sum_{i \in I_{j}}g_{i}H_{j}=\sum_{i \in I_{j}}h_{i}

    式(4)对w_{j}求导,可得到最佳的w_{j}^{*}
    w_{ j }^{ * }=-\frac { G_{j} }{ H_{j}+\lambda } \tag{5}
    // todo 补充计算示例

    w_{j}^{*}带回式(4),可得树结构好坏的评价指标:
    \mathcal{L}^{ \left( t \right) }(q)=-\frac { 1 }{ 2 } \sum _{ j=1 }^{ T }{ \frac { G_{ j }^{ 2 } }{ H_{ j }+\lambda } } +\gamma T \tag{6}
    式(6)虽然可以用来评价树结构的好坏,但遍历所有可能得树结构(穷举)不太现实。

    作者使用了贪心算法来生成子树结构,具体来说:

    // todo

    那对一个叶节点进行切分,最佳切分是什么呢?它是分裂后的loss减小最多的切分点就是最佳切分点:

    I_{L}I_{R}分别为分裂后左右节点样本的集合,I=I_{L} \bigcup I_{R},所以最佳切分点可由下式得到:
    \mathcal{L}_{split} = \text{arg max}\frac { 1 }{ 2 } \left[ \frac { { G }_{ L }^{ 2 } }{ { H }_{ L }+\lambda } +\frac { { G }_{ R }^{ 2 } }{ { H }_{ R }+\lambda } -\frac { { \left( G_{ L }+G_{ H } \right) }^{ 2 } }{ { H }_{ L }+{ H }_{ R }+\lambda } \right] -\lambda \tag{7}

    2.3 权重衰减和列采样

    为了防止过拟合,还引入了两项技术:

    权重衰减

    在Tree Boosting的每一步,添加一个权重因子\eta (0 < \eta <1)。主要是为了减小各子树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为下一步生成树留下余地。

    列采样

    根据用户反馈,按列下采样比按行下采样更能有效防止过拟合(XGBoost两种都支持)。同时,列采样在并行计算时能加速计算,这在后面会提到。

    3. 切分点查找算法

    3.1 精确求解

    根据公式(7)可以计算得到最佳切分点,很自然的一种想法就是遍历所有可能得切分点,找到得分最高的切分点,也就是作者所谓的“精确贪心算法”,算法伪代码如下图:

    Exact Greedy Algorithm for Split Finding.jpg

    算法理解:

    1. 算法有两层循环,外层循环最终决定沿着哪个维度(特征)进行切分;
    2. 内层循环对应在这个维度上,将哪些样本划到左子树、哪些到右子树;
    3. 在执行内层循环前,先对特征值进行升序排序。

    3.2 近似求解

    精确贪心算法(exact greedy algorithm)在现实任务中很难实现高效计算,为啥呢:

    1. 当数据很多,维度很高的时候,数据没办法一次性全部读入内存,也就没法高效计算了;
    2. 同样地,也没法实现分布式计算。

    为了提升计算效率,作者提出了一个近似算法,如何近似的呢?需要用到quantile sketch算法,近似算法伪代码如下:

    Approximate Algorithm for Split Finding.jpg

    算法理解:

    1. 根据特征的分布情况,对样本进行分块,将分块的边界点放到集合S_{k}中,具体怎么分块,详见3.3节;
    2. 预处理,对每一个特征,按分块将一阶导、二阶导求和,缓存起来;

    在具体做法上,又有两种策略:全局策略和局部策略。

    1. 全局策略

      建树前就先把样本分好块,逐层构建树时依然使用这个分块方案,好处就是只需一次分块,但需要分的更细。

    2. 局部策略,

      每一次分裂叶节点建树都要重新进行分块,这种方案比较适合构建较深的树。

    那这种近似效果如何呢?作者在希格斯玻色子数据集上做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Approximate algorithm accuracy.jpg

    实验结果证明了:

    1. 全局分块策略确实需要更多的候选分裂点(分的更细);
    2. 这种近似算法也能达到精确计算的精度。

    3.3 Weighted Quantile Sketch

    在3.2中提到的近似算法中提到将样本进行分块,这一节作者简略叙述了如何分块,具体的算法在附录材料中说明。

    很naive的想法是按等频/等宽进行切分,但这有下面两个问题:

    1. 首先要排序,数据量很大时不太现实,作者也说这种操作很可能会失败;
    2. 每个样本的权重是不一样的

    首先,用什么衡量每个样本的权重呢?通过对公式(3)进行配方变形,得到如下等价形式:
    { \mathcal{ L } }^{ (t) }=\sum _{ i=1 }^{ n }{ \frac { 1 }{ 2 } { h }_{ i }\left( { f }_{ t }\left( \mathbf{ x }_{ i } \right) -\left( -\frac { { g }_{ i } }{ { h }_{ i } } \right) \right) ^{ 2 } } +\Omega \left( f_{ t } \right) +constant
    通过上式可以将目标函数看做是关于标签为(-g_{i}/h_{i})和权重为\color{red}{h_{i}}的平方误差形式。

    于是可以将分片问题转换如下:

    \mathcal{D}_{k}=\{(x_{1k},h_{1}),(x_{2k},h_{2}), \cdots ,(x_{nk},h_{n})\},表示每个训练样本的第k个特征值和对应的二阶导数。

    定义一个排序函数:
    { r }_{ k }\left( z \right) =\frac { 1 }{ \sum _{ \left( x,h \right) \in D_{ k } }{ h } } \sum _{ \left( x,h \right) \in D_{ k },x<z }{ h }
    表示特征值小于z的样本的占比。

    然后通过下面的公式可以求得一组分位点\left\{ s_{k1},s_{k1}, \cdots ,s_{kl} \right\}

    \left| { r }_{ k }\left( s_{ k,j } \right) -{ r }_{ k }\left( s_{ k,j+1 } \right) \right| <\epsilon ,\quad \quad s_{ k1 }=\min _{ i }{ \mathbf{x}_{ ik } } ,\quad s_{ k1 }=\max _{ i }{ \mathbf{x}_{ ik } }
    理解:

    1. \epsilon为采样率,直观上可得到1/\epsilon个分位点;
    2. 每一分块的样本的权重和(\sum h)应该都是相等的。

    3.4 稀疏感知

    这一小节讲解了作者如何处理稀疏特征的问题。

    在现实任务中,输入矩阵\mathbf{x}经常是稀疏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在每个树节点设置默认方向,如图所示:

    Sparsity-aware spliting finding.jpg

    那这个默认方向(default direction)怎么定的呢?

    思路其实很简单,分别将属性缺失的样本分别划分到左、右节点,再按公式(7)计算score,哪种情况的score大,就将默认方向设置为该方向。

    Sparsity-aware Split Finding.jpg

    4. 系统设计

    这一节主要讲了算法在工程应用实践中的一些优化,这里只阐述思想,具体细节需通过代码进行研究。

    4.1 列分块

    在训练树时,需先将数据排序,这个过程是很耗时的,这里作者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将数据分块施行并行计算。

    1. 训练数据可以看成是一个n \times m的稀疏矩阵;
    2. 按行分割成多个block;
    3. 每一个block采用一种叫CSC(Compressed Spare Column)的稀疏矩阵格式进行存储;
    4. 对每一列存储的特征值,进行升序排列。

    这么做的好处是:

    1. 分block,便于并行化计算;
    2. 分列存放,便于按列切片,实施“列采样”;
    3. 应该特征值事先排好序,所以查找分裂点。

    4.2 缓存感知访问

    上面提到的分块技术虽然能加速,但又面临另外一个问题,因为block是按特征值排序后存储的,那么在按样本索引取梯度值的时候,就会导致非连续内存访问(non-continuous memory access),如下图的箭头出现交叉:

    non-continuous memory access.jpg

    怎么优化的呢?这里也体现了XGBoost的Extreme(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针对“精确贪心算法”,通过cache-aware prefetching algorithm(预取数据)优化,它这种方法在样本容量很大时,能达到2倍速,具体实验结果不再贴出来。

    针对“近似贪心算法”,作者提出的解决办法是选择合理大小的分块大小(block size),作者通过实验给出的建议block size是2^{16}个样本。

    advise block size.jpg

    4.3 外存计算

    上面提到的预读取(pre-fetch)还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为什么呢?因为磁盘的读取速度(IO)跟不上。作者做了两方面的优化:

    Block压缩:

    1. 数据时压缩存储在磁盘上(压缩比率大约在26%~29%);
    2. 读数据的时候是边读边解压。

    Block分片

    用生产者(pre-fetcher thread)和消费者(training thread)来解释就是,多个生产者对应一个消费者,以提高磁盘读取的吞吐量。

    5. 实验部分

    略,总之证明XGBoost很牛。

    6. Conclusion

    XGBoost作为Tree Boosting算法族中的一种,能如此高效,源自作者从模型本身和系统设计两方面做了大量优化工作,将计算资源压榨到极致,可谓名副其实。

    其优势总结如下:

    1. 损失函数从平方损失推广到二阶可导的损失,因为使用泰勒展开到二阶近似;
    2. 加入正则项,它的正则项由叶子节点个数和L2正则项组成,实践上效果更好;
    3. 支持并行、分布式计算;
    4. 能处理稀疏数据;
    5. 一种加权的分位算法能处理带加权的数据;
    6. 数据的预排序、分块、压缩、缓存机制等技术的综合使用,加速计算。

    缺点:

    1. 很明显,超参数很多。

    参考

    1. XGBoost: A Scalable Tree Boosting System
    2. 详解《XGBoost: A Scalable Tree Boosting System》
    3. XGBoost解读(2)--近似分割算法
    4. 《The Elements of Statistical Learning》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XGBoost理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vk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