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最后一天送小宝上幼儿园的路上。听到广播里说快过新年了。我随口问了一句“你的新年愿望是什么?”
我本以为他会说想要放假,想买心仪的玩具,或者会说想玩手机游戏。
出乎我意料的是,六岁的小宝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话。“我不想死,想永远像现在这样,不想长大。我也不想让你死,我希望你能像现在这样一直陪着我!”
小宝竟然说出这样的新年愿望,真的让我有点震惊。从中我感受到孩子浓浓的爱意,谢谢这个我们家的小暖男。小脑袋瓜里不知道装了些什么,整天时不时的冒出来一些奇怪的的想法。
看来应该对儿子进行死亡教育了。今天上网搜索相关绘本,通过绘本故事给他讲解关于生死的这些事。
死亡,在中国家庭中是一个禁忌。当听到“死”字,年纪稍大的长辈们总是要说“不吉利”“童言无忌”,仿佛对“死”避而不谈就能避免死亡。
在这件事上,我老公一直避讳谈“死”。小宝每次说这个字的时候,他都会表现出特别反感。其实这表现出来他自己内心对死的恐惧感。在孩子面前,我们应该勇敢的讨论生死话题。
怎样对孩子进行生死教育?
1、请为孩子解释“什么是死亡
告诉孩子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规律,是不可避免的,告诉孩子死亡是很正常的生命过程。告诉孩子死亡可以在任何间、任何地点发生,我们无法确定是在哪一刻。当死亡来临的时候我们要用平常心面对。告诉孩子要珍惜身边的一切。
2、结合情景,选择合适的机会
以前带孩子外出的时候,孩子总喜欢去伸手摘路边的花花草草,我总是不允许孩子去摘,有一次女儿生气的问我:“为什么不让我摘”?我就告诉她:“花和人一样都有生命,你摘了这些花,这些花就死了,她们的妈妈会伤心的。”说完之后女儿没有再摘,玩耍间她看到旁边的一多桃花枯萎了,说:“妈妈,我摘这些死的可以吗”?我说:“这朵花虽然死了,但是里面有她的小宝宝,如果你摘了,就会把她的宝宝也弄死了,她们还要保护她们的宝宝。”女儿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不在摘了。
① 不回避谈论“死亡”话题
当孩子越是想要寻求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们如果避而不答,或者是转移话题,那么孩子的好奇心将会越重,就会反复的去问。所以,当孩子和我们谈论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要随便搪塞孩子,可以告诉孩子有生必有死,就像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一样都会面临生死。
② 不让孩子产生美好的错觉
当孩子看到死亡的时候,我们不要给孩子编一些美好传奇的故事让孩子误认为死亡是为了去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这样容易误导孩子,让孩子产生错觉。或者对孩子说他们只是睡着了,这样就会像开头的那位孩子一样以为爷爷睡着了,孩子却一直在等的爷爷想醒来。
③ 不让孩子产生恐惧
当孩子看到一些画面,比如电视里有很多过马路出车祸的场景,如果看到会不会产生恐惧心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告诉孩子,过马路的时候要看红绿灯。当孩子面对一些危险的时候,我们更不要拿死亡吓唬孩子,以此达到我们让孩子长记性的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