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采集: 关爱基因不幸:
1.许多心源性猝死的研究结果都表明,这些死者存在某些特异的基因突变。
CDH2基因的突变和遗传性与“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有关,可诱发心源性猝死。
2.过度的疲劳、兴奋、愤怒等都有可能让心源性猝死找上门来。
对于工作需要久坐的人来说,每间隔一到两个小时起身活动一下,可以有效地促进腿部血液流动,避免肺栓塞等风险。
3.乳糖在每100克牛奶里的含量约为4.5克。作为一种双糖,乳糖在进入人体后,需要一种乳糖酶的分解,才能转化为葡萄糖及半乳糖,继而顺利地被肠道所吸收。
乳糖是否耐受是量的问题,程度轻重在每个个体身上的表现都不一样。
4.酸奶中的乳糖已经被大量发酵为乳酸,而酸奶中所含的乳酸杆菌等细菌还会自带乳糖酶,帮助身体分解摄入的乳糖。
5.睡眠的作用之突触稳态说:
要让脑中数以百万计的神经元发生联系,突触连接必不可少。一到入睡,神经元便进入恢复模式,将过长过多的突触修剪,令它们回归常态。
睡眠是地磁场对人体进行的无线充电。
6.提高深度睡眠的质量,一个重要秘诀是调节体温规律。体温能够影响到脑电波。体温升高,脑电波频率也会增高,人就会处于清醒状态;反之,则会昏昏欲睡。
7.麻醉分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
•局部麻醉常用方式包括:椎管内麻醉(阻滞)、神经阻滞、区域阻滞、局部浸润麻醉和表面麻醉等。
•全身麻醉一般有四个过程:麻醉前处理、麻醉诱导、麻醉维持、麻醉恢复。
8.恶性高热(又称麻醉病)是一种目前所知的会因常规麻醉用药引起严重临床表现甚至致死的遗传性疾病。通常被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遗传病。
9.1岁以下儿童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转为慢性感染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如今的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之内,就要免费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1个月和6个月大的时候按要求分别完成第二针和第三针,就可以有效防止乙肝病毒感染。
10.随着科学进步,未来的疫苗发展将呈现出三大趋势。
第一,疫苗种类增加。
第二,除了病毒,针对其他疾病(比如肿瘤)的疫苗也有待发展。
第三,可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发出免疫效果更好更安全的靶向性疫苗。
一行精华:
提高深度睡眠的质量,一个重要秘诀是调节体温规律。
未来疫苗发展将呈现出三大趋势:疫苗种类增加;出现针对特殊疾病的疫苗;研发出更好更安全的靶向性疫苗。
触动,反思,改变:
1.学到了如何增加深度睡眠比例的两招,
一是白天多晒太阳,睡眠时保持黑暗。
二是多做运动,能拉开昼夜体温差。
今后要多遵照执行。
2.疫苗是人类探索病毒与基因世界的一大成果,相信,随着探索的越来越深入,疫苗能起到的作用也会越来越显著,副作用也会越来越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