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群里打卡100天的日子,除写了一篇打卡文,外加一个三百来字的《操作》,其他时间,我都虚度了,呆坐着,思考着,却无从下手。
1
脑子好像空了,什么也不想说,觉得说什么也没有意义。写作这条路,走肯定会往下走,走起来的难度之大,也是难以预料的。
观察力需要锻炼和加强。路边有各种树木,能叫上名字来的只有半数;空中有鸟儿,认识的不过麻雀和喜鹊,牛羊猪鸡鸭鹅倒是都认得,可是难再回到农耕的故乡。身边的景物,描写起来,总不能老是“树”、“鸟儿”那样笼统地称呼。
理工科的人,喜欢准确,不喜欢一带而过,好,也不好,好,在于总是言之有物,不好处是,这种思维限制了想象力,没有想象力的作品,是缺乏神采的。
想写好文章,先得把身边的景物认识准确,最起码先记住名字……观察是必须要做好的功课。
2
我向来认为,人和人之间的纠葛没有多少意思,现在上了点年纪,更是远离那些是是非非,我这种思维的人,是不适合写小说的,小说中,总得有人和人之间的冲突吧,一个看淡了冲突纠葛的人,怎么可能有耐心写那个?
3
不想那么远,“稳脚度年华”。昨天心里一直有一个念头,“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比如现在的自己,如果站在高空里,俯视现实中的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感触?
这样的状态可以吗?是不是需要学习点儿新鲜知识,让自己的灵魂更加充盈?
4
现在最需要做的,还是断舍离。满满当当的衣橱,好多衣物,已经好多年不穿,自己依然舍不得扔,致使家里总是满满的,不清爽。
这种时时涌现出来的不开心,就是对自己能量的消耗啊。
容我慢慢清理吧,我已经很少买衣物了,那些不能、不想穿的,狠狠心扔掉吧。真想不通,从前明明有衣服穿,还在买买买,以至于衣橱装不下。
就像吃东西,明明已经饱了,还得再加两口才满足,日积月累,慢慢地,三高就上来了。
5
说起饱食,想起今天看的一本《从头到脚说健康》,里边提到,“痔疮是肝经的病,和饱食有关,常吃膏粱厚味、喝酒、喝冷饮等等,容易造成痔疮。”
饱食引起来的病太多了。父亲多次说,“吃饭吃到七成饱”,原先我不以为意,现在终于理解了。
我们不让多余的物品进入家门,不让多余的食物进入体内,这样看,我们的花费其实不多。既然花费不多,就没必要为生计奔波,做一些无用功。
按自己的意愿活着就好。哪里有那么多是非曲直呢,你说是不是?
6
我们还应该,减少无用信息的“侵略”。在写的过程中,我们受到各种信息的打扰,会自觉不自觉地打开那些信息,分散了自己的能量。
有时候,我们还会自己主动发出信息,这种精力不集中,反应出了“假努力”的状态。
7
宿命论是可以打破的。
“写作者的前二十年涵盖了其全部经验,余下的岁月则是在观察。他认为写作者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观察世界,一生只有一次。而其整个写作生涯,就是努力用人们共有的“庞大公共世界”,来解说其私人世界。”
“宿命论可以打破”的想法,源自《了凡四训》,作者以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改变之力,在你自己手里。
命运尚可改变,何况是写作。
我们需要努力地、积极地去认知世界,而不是被固有的思维禁锢。
我同时怀疑的,还有童年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你看,动笔之前,觉得无话可说,写起来之后,就有话了,所以,想太多未必是好事。
写就是了,考虑那么多干啥?
2023年5月12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