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体会到朋友说的“在“临在”的状态下学习力和感悟能力会极大增强”。
早上我打算参加一个套利活动,可由于这个活动是我以前没有参加过的,完全不懂,加上页面又是全英文的,因此,虽然有详细地教程,可我还是觉得麻烦,脑海里不停地嘀咕着:算了吧,这个操作太麻烦了,还是老老实实地吃利息吧,放在那就可以了,虽然收益低点,但是简单啊。
要是换作以前的我可能就放弃了,可现在的我,认知已经得到了升级,知道收益是次要的,主要是放弃学习新知等于放弃成长,因此我不想放弃,可脑海里不停地嘀咕让我没有耐心看教程,庆幸的是我最近学会了通过关注我的思维进入“临在”,在“临在”的状态下,我就会有耐心看教程。
为什么在“临在”的状态我就会有耐心看教程呢?
受到朋友的启发,我觉得可以埃利斯的情绪ABC理论来说明,A指的是事实,B指的是对事实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C指的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A*B=C,也就是说,同样一件事情A,我们每个人的信念B都是不一样,因此产生的行为C也是不一样的,就如莎士比亚说的"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没在“临在”状态下的情况是:
事实A:参加套利活动
信念B:这个套利活动太麻烦了
行为C:放弃参加这个套利活动
而因为在“临在”的状态下,信念B是不存在的,因此,A=C,没有信念B的干扰,我只会根据事实A做出相应的行为C。
所以我在“临在”状态下的情况是:
事实A:参加套利活动
行为C:耐心地学习如何参加这个套利活动
现实的情况是我用了一个多小时学会了如何参加这个套利活动,既获得了收益,也获得了成长。
下午读《考试脑科学》学到了一个新的知识点:θ波。θ波的用处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记住我们想要记住的内容,那如何才能产生θ波呢?
书上说:当人对什么东西感兴趣而打开好奇心之门,处于紧张、兴奋或者期待的状态时,θ波就会出现;相反,当对千篇一律的事物感到厌烦、丧失兴趣的时候,θ波就会消失。
即使在刚开始时感到无聊,也请大家稍做忍耐,坚持学习下去吧,只要坚持住就一定能发现学习的有趣之处。到那时,我们的脑中自然就会有θ波了。
最后我得出了结论:我想是因为在“临在”的状态下,我消除了信念B,因此我能耐心地去学习,而随着我不断地学习,产生了兴趣,脑中出现了θ波,θ波的出现提高了我的学习能力,所以说在“临在”的状态下学习力和感悟能力会极大增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