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过得有点不太一样。
原计划三天在荆州,三天回老家陪爸妈,结果好不容易回到荆州,却发现哪里都去不了,除了呆在家里。
开始的几天里,被突如其来的各方新闻吓到了,在刷新闻,和朋友沟通,微信群讨论中度过。由于是刚休息前几天,还处于缺觉状态,所以每天十点半睡觉,早上7点醒来,然后躺在床上看书、偶尔刷微信逛淘宝。
后来几天,每天的例行任务是能看到的最新新闻都刷一遍,从政府,红会,研究所等相关的全部看完一遍才安心。
总之,这几天的阅读量达到了历史最高。
再后来发现不惯微博、公众号能看到的信息也都大同小异,便开始淡下来,不把注意力放在这些无谓的新闻上。
某一天,陪孩子写作业时,突然想着怎么刷新闻也无济于事,不如把注意力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比如看几本专业书,每天写几百字,或者抄写英文原著小说。
后来,无聊的生活又开始规律了起来。每天抄写4页英文小说,每天背单词,每天写作,每天睡前刷新闻但不超过30分钟,这两天开始复习MBA英语,刚好慢慢靠近年前最后一次写作聚会上的过年目标。
这个春节,百无聊赖,除了玩手机,看电视,睡懒觉,不知道还能干啥,于是写作、读书、抄写英语成了我唯一的精神寄托。
这个春节,和往常的春节相比,物质上有些贫乏。刚开始的几天,由于老人准备了充足的年货,每天大鱼大肉,后来随着每天的只消耗没有采购,家里的年货库存以肉眼可见地渐渐减少,从一顿四荤变成了一荤。
这个春节,在除夕夜,刷到了朋友圈的两菜一汤的年夜饭,看似稀松平常,却是很多平时几乎不下厨的朋友少有的一次年饭秀。可是,就是这不起眼的两菜一汤或者一碗白水面,却成了大多数老百姓的春节日常。
这个春节,幸运的我们可能有家人陪着一起吃年饭,一起看春晚,一起守岁,可是也有很多患者在医院治疗,在酒店隔离,也有很多的医护人员忙于投身救治患者,而不得不离开家人,除夕也不错是稀松平常的一天。
在朋友圈,看到尊敬的领导因为家有4月大的小女儿,从武汉回上海后为了不给家人带来风险,在家附近的酒店隔离,和孩子家人通过视频两两相望,互相牵挂,而不能在一起。
看到公司的新闻里,公司CEO,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在除夕没有回家陪家人,却站在了一线和公司运营同事并肩作战。
在朋友的聊天时,看到因两地分隔真情流露的聊天记录或视频,仿佛感受到了爱的流淌,在春晚上“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这句话触动了我的内心。
这个春节,被病毒牵动着内心,被因病毒隔离的真情所触动,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其他人员所感动。
这个春节,突然被延长的假期让我一开始不知道如何是好,到后面慢慢正常化。
作为一个公民,做好自己的事不出门不添乱;
作为一个个体,有目标,有要求,有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