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磅礴万物以为一

磅礴万物以为一

作者: 2019那些日子 | 来源:发表于2020-07-20 10:42 被阅读0次

    磅礴万物以为一

    题目来自《庄子》之《逍遥游》。

    这几日这句话一直在脑海徘徊。万物归宗,九九归一。

    复习西哲课程,最重要的第四章《实在的本性》。听老师梳理了作者的思路,如有醍醐灌顶之感。

                      一  认知的改变

    1.泰勒斯等前苏格拉底哲学家:“逻各斯”:初识“逻各斯”一词,是在牟宗三先生的演讲录《中国哲学十九讲》。查了百度,还是似懂非懂。复又在多个地方见过,根据中文的翻译,联系上下文理解逐渐明白。这个词开始的意思是“语言”,“语言”是描述“实在的本性”的工具,有它的有限性。正如“得意忘言”“指月之手”所表述的那样,“逻各斯”只是一种手段,是抵达最终道路的工具。既然是工具,抵达了认知之后,就应该抛弃。逻各斯后来引申,万物显现出来的表象背后的本质即为“逻各斯”,即为“道”即为“一”,即为“无”。这与中国道家的义理相通。

    2.“上帝”:曾经深受唯物论无神论的影响,开始预习《开篇问题》时,对“上帝是万物本源”嗤之以鼻,打分的时候给了零分。除此之外的,物质存在都得到了满分。从小到大,科学教育贯穿于我的学习生活,对于哥白尼布鲁诺等科学家惨遭毒手,感觉难以理解和接受。此外,《开篇问题》中偏感觉的、偏精神的,也或多或少的认可。通过这半年的学习,理解了几种解释的路子,改变了原有的认知:科学,解释了很多原理—以质子等为最根本的,不可再分裂的物质的本源;宗教,上帝制造了万物,灵魂、精神,都是真实的;梦,通过荣格潜意识的理论,也令我认为是真实的。

    从泰勒斯到到赫拉克利特,哲学的起源都是由这些自然哲学家所开启的。泰勒斯关于“水”是万物本源的说法,刷新了我们的认知,人们开始思考,世界实际的样子和它本来的样子原来是两回事,实然和应然原来并不一致。无论是水、还是火,古代哲学家都希望探究万物本源,那个永恒不变的东西;直到毕达哥拉斯开启了“数”的概念,才有了非物质的哲学观,数是稳定的,是永恒不变的。看似这就是理想国,是完美的永恒之物。但它是无生命的,不存在现实世界中的。这是哲学中开始了科学研究的发端。无论是质子、粒子,还是现在的微米,都是这个方向。后来,科学几乎占据了学校教育的大部分,我们都是科学教育的产物。人类对世界的畏惧与忧虑,终于找到了科学这根救命稻草,希望科学能够拯救人类。人们试图用科学解释一切现象,也显示了人类对安全感的渴望,科学,满足了这一点。宗教的路子发端于希伯来的神话,较科学早得多。人们将情感和需求寄托于神灵,希望得到满足与救赎。西方哲学从此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子:一条是科学的路子,一条是宗教的路子,科学就是唯物论,宗教的路子,就是唯心论。

    经常标榜自己是彻底的唯物论者、无神论者,对信神的人不以为意,总是认为他们愚昧和无知。通过学习,才知道宗教的起源、发展的渊源,才深刻的理解了他们。他们将自己的愿望寄托在神的身上,希望能得到公平、正义,希望神能够对宇宙进行合理的解释。宗教来自人的非理性需求,更加偏向诗意,而哲学,更加理性,注重逻辑,偏向思。无论是由诗抵达思,还是由思抵达诗,都是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

    看来,学习就是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手段,理解自己,使改变有了可能,理解他人,自己就会更加宽容。

    自己看世界的角度也更加多元。思维方式不再停留在扁平化,而是更加丰富与立体。

    3.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两位西方哲学的开山鼻祖,完整、庞大、缜密的哲学体系,让人仰止。最至关重要的,是后来2500多年的西哲发展,都是沿着这两条路子,变来变去,所以说。两人开启的先河,至今流淌不息,在岁月里、阳光下仍熠熠生辉。

    柏拉图追求完美的永恒,所以他将赫拉克利特关于永远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安放在逻各斯;将巴门尼德经验的世界是生成的世界,而最真实那个世界是存在的世界;又吸取了毕达哥拉斯的数的抽象存在。柏拉图将自己赞成的部分提取出来,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戏剧性的,有说服力的图景。这也是柏拉图倡导的世界观,在这种世界观里,既有对变化是永恒的道的认同,还有追求完美的永恒的抽象的存在,另外还有生成的世界和存在的世界,这样的这种世界观,是如此非常丰富和立体的,理解世界的方式是如此的多元和全息。我理解的是:两个世界,一个真实的、完美的、存在的、本源的、永恒的世界,这个世界只存在头脑里,这个世界里有逻各斯—“道”,有“数”;另一个是生成的、经验的、感受的、物质的世界,这个世界变动不居,没有永恒,是现实的世界。所有的理论并非柏拉图原创,他将前人的理论,整合在一起,这正是哲学的传承和发展。所以说,虽然这本书的题目不是哲学发展史,但是其实作者在描述哲学家观点时,以冷静理性中立的态度,以时光为轴,全面阐述每一个时代哲学家的观点,让其照亮我们。

    亚力士多德的路子和他正好相反,亚力士多德是经验论,一切人未经验到的东西都是不存在的。他认为事物的形式和本身是一体的,宇宙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生长着的寻求自我认识的有机体。他称最终的实在为“实体”。“实体”这个概念,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仍然保留下来,也就是说,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石头、树木这样的“实体”,它既有外在的现象,又有内在的本质。

    柏拉图认为我们生活的生成的世界背后,还有一个真实的世界(存在的世界)推动着。这真实的世界里,有永恒的规律—逻各斯,也有完美的“理式。”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不存在那个背后的世界。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真实的。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就是一体的,如花、石头,它的形式和内容都存在于他自身之中,并不存在一个完美的形式,这就是“实体”。这“实体”中,现象和本质仍保留着。

    后来发展出唯心论,认为心灵是唯一真实的,不论看到的花、石头,都是我们的心灵经验到的,否则就不存在。这曾经是我鄙视的,物质存在是多么真实啊?唯心论加入太多主观因素—片面狭隘的认知,几乎伴随我生命30年。现在我彻底理解了唯心论,也深深认同。

    4.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笛卡尔是典型的二元论者,或者说多元论者,他认为心灵和身体是两个分开的实体。他把身体和心灵都作为独立的个体,认为他们都是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无法解释二者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后来的斯宾莎诺认识到了这一点,对两者是如何发生作用的进行了发展,他把上帝作为唯一的实体,身体和心灵从属于上帝这个实体,是上帝这一实体的不同方面,这样两者之间就可以发生作用了,不足之处则在于既然整个世界只有上帝这唯一的实体的,每个人和上帝是一体,那么就没有单独的人了,个人的自主性就消失了。这是基督教信仰上帝的基础。莱布尼茨同意笛卡尔的观点,同意存在多种实体,也同意斯宾诺莎的观点,身体和心灵必须发生作用。莱布尼茨既认为实体都是上帝创造的,但又认为有很多很多实体,这些实体都有心灵和身体,单个的实体心灵和身体就可以互相影响,这样就肯定了个人的自主性和自由性。人虽然是上帝创造的,但是众多实体中的一个,因此,人拥有自由。

    5.唯心论认为最真实的东西只有心灵。心灵感知到的、经验到的世界才是真实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经验以外的东西不可能被认识的。

    6.康德:最伟大的德国唯心论的代表,是一个神一般的存在。他的世界观结合了唯心论,认为人类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科学的世界,一个宗教的世界。科学的世界我们用知性概念来研究,这是理性;而宗教,则是我们用自己的心灵的本性去感知的,而非通过一个科学概念去认识的。

    康德的认识方式是将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结合起来。比如一朵花作为一种对象,必须在时间空间中,才让我们能感知到,如果没有时空存在,也就没有“花”这个现象的呈现。这可以说是人类先验的感性认识:时间空间对象。我们看到了花的颜色,闻到了花的香味,摸到了柔软的花瓣。虽然花在这里,但还没有从质、量和关系等方面具体确定花的特点。

    (以下学习借鉴于如一老师《牟宗三的分析工具(2)》)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结合起来,可以分为三步:首先是我们的感官去抓取“花”的特点,然后在头脑中重现(想象或是记忆),最后用知性把这些杂乱现象统一,形成知识。“为自然立法”,说的并不是知性决定了自然事物的内在特点和规律,而是说有了时空存在,事物才能呈现内在特点和规律。

    所以,康德提出一组概念,现象和物自身。还是以花为例,现象是花呈现的特点,无论是感官抓取的,还是知性研究的。但是,“花”自身,人类是永远无法感知的也是无法研究获取的,只有花自己知道。无论是感官抓取的还是物自身,都永远在变化。但是,科学理性相对感官的偏执性来说,是稳定的不易变化的。这就把可怕的休谟完全否定科学理性的论断又拉回来了。

    老师通过钉钉语音讲课对每个哲学家的观点进行了概括,今天再来对照看书,摒弃文字的干扰,聚焦于主线,更专注的去体会和领悟。在康德这里,科学与宗教构成的世界观并不冲突。既承认科学理性,又承认宗教,这种融合的世界观深刻的影响了后世。在我看来,科学是解释世界的手段,而宗教,是人们心灵的需求,是信仰,是非理性的,但也是应该被理解的。

    7.黑格尔:与康德不同,他认为世界是精神的,不断运动不断发展不断向前的,精神朝着自我理解的方向运动,是动态的。黑格尔暗示最真实的既不是科学发现的世界,也不是宗教信仰的世界,而是社会世界,是由关系维系在一起的他人。

    哲学就这样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史,不断前行。光辉的大路两旁,总夹杂着多种声音,正是多种声音,促进了哲学的前进和发展,这些声音是如此可贵,然而更可贵的是哲学大家,他们在前人的基础上,综合、创新、扬弃,引领着人们思考,不断追求真理。

    二、心路历程

    憧憬与热情:出于为心理学准备知识背景的考虑,才下决心来学哲学,还有一个功利目的——给自己贴上时髦的标签。学哲学,高大上啊!尤其对我们这些90年代的中师生、目前仍然在学校小学老师,更是觉得哲学就是供在高高神龛上的那个“神”,简直遥不可及。我希望自己学了哲学以后,侃侃而谈,收获众人艳羡的目光。可是后来,这样的期待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哲学带给我的更多的是思考活着的意义以及世界的本质。哲学让我重新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活着究竟是为什么?物质,对我么来说有什么意义,享乐,对我们来说,有什么价值?想想当初,自己希望哲学能够给自己贴上一枚闪亮的标签,是多么狂妄与无知啊!如今,这初衷早已发生改变,变成了去追寻世界和本源和人生的意义。

    怀疑与不甘:走上了啃读的道路,虽然之前有心理准备,但是看着一个个我认识的字,却完全嚼不懂其中的意思,还是产生了深深的自卑感和自我否定,要不是我有点强迫,很难坚持下来。20多个人报中哲,最后4人提交作业,2人过关。同学中不乏智力、基础都远远超过我的,但是都没有在啃读群里发声。啃读的岁月历历在目:冬天的周末,同事朋友亲人都去放松了,而我呢?怀着坠坠不安的心情和不服输的挑战精神,草草吃点晚饭,早早打开电脑,虔诚地等着如一老师。最初几次群里讨论还热烈,随着时间的推移,人越来越少,直到只剩我一个人在线。我向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老师就不停的追问我更多的问题。电脑的那头老师步步紧逼,毫不留情,电脑的这头我面红耳赤,翻书去找答案,我吃力的挣扎,犹如掉入了沼泽之地。老师回答我的问题,我听不太懂,又追问老师,老师只得用通俗的话给我讲,还不停的问我听懂了没有,虽然我还是似懂非懂,但我仍然勉强对老师说,嗯,我听懂了,心中还是没有笃定的信心,像有一只小鼓在不停的敲,忐忑不安。无数个冬夜,紧张、激动、兴奋,交织在一起,时而觉得自己的智力水平堪忧,时而对老师的见解拍案叫绝,时而又对老师步步逼问充满了无为感和愤怒。我经常热的满头大汗,满脸通红,心中波澜起伏,惊涛骇浪。神奇的是,就在老师的追问中,我逐渐明白了一些中哲的义理。学中哲的过程对我心理的历练,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打碎重建应该就是那时候开始的。这是如此艰难而又有意义的过程。

    坚持与重塑:2020年的初春,鼓起勇气选择了西哲,在读《西方哲学史》的时候,我看到罗素是因为这本书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真的很不理解,因为我看到罗素对苏格拉底、对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的批评,我很不满。在我心里,他们是哲学的鼻祖和权威,怎么会用这种态度来对待他们呢?向老师表达了这种想法,老师说那你就可以先放一放,不愿意读就先不读。于是开始读《哲学导论》,中国人的文字,读起来容易多了,寒假读了两遍,每天晚上在钉钉群听《大问题》,一小步一小步的进行,虽然都是小碎步,但是对我们这些几乎是哲学零基础的小白来说非常适合,内容少,容易消化。其余的时间用来阅读《非理性的人》。读到那个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的,这个起源的时候我终于明白了两者的不同,神话的起源来自于希伯来文化,《非理性的人》虽然读了两遍,但感觉还是囫囵吞枣,迷迷糊糊。在这期间还在不间断的学习《大问题》。当我终于再次拿起《西方哲学史》的时候,发现罗素实在是太伟大了。这次再读罗素的时候,感受明显不同:自己背景的缺失,对西方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的发展一无所知,更别说艺术军事了,阅读期间,很难联系自己的生活,构建出一幅图景。罗素广阔的知识背景下叙述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对我来说,完全是陌生的,我产生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不断地想回到舒适区,一度晚上连书也不看,只看刷朋友圈、阅读公众号。曾经的热情化为乌有,转变为巨大的愤怒,真的想踢这本书两脚,把它狠狠的摔在地上,因为我失去了掌控感,失控感、无力感和挫败感如影随形。现在想想,与其说是对哲学的愤怒,不如说是对自己无知、无能、无力的愤怒。

    改变与升级:随着学习的深入,似乎这种感觉慢慢在减少和减轻,这可能是由于我获得了一些好处:看电影和阅读书籍的时候,有不一样的理解,看到了原本自己看不到的东西。“真正重要的东西是看不见的。”原本只看到表面的现象,醉心于情节的曲折和跌宕起伏,很少能够看到本质。在对待一些事情的看法上,也有了透过现象去思考本质的自觉——不断回到底层逻辑。这样的感觉给我带来了成就感,获得感,特别是发现了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背后的规律都能够用哲学、心理学去解释的时候,心中有一份喜悦,这种喜悦无形之间减弱了无力感、挫败感、自卑感。

    学习历程,让我深刻感受到“为道日益、为学日损”的过程,在知识的叠加中去寻找背后的智慧,运用智慧去解决问题,用观念指导行为,行为会给思维以最高品质的反馈,因为思考永远不会错,而在行动中就会发现问题,反过来思考,再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才能够不断优化。学习的目的看似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他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一条路径。学习也是不断让认知升级,从而指导行为升级的一条路径。我在思维和行动中不断的变化,变得更好,用自己亲身的实践理解了:认知是可以变化的、行为是可以变化的、物质世界,更是变动不居的,那么,永恒不变的,可能就是变化本身。“赫拉克里特说“人不可能两次同时踏入同一条河流”——实在的本性就是“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孤独与自由:不管干什么,自己总是有急躁情绪,总想一蹴而就,期待有“一招鲜”或是灵丹妙药,所以在哲学的啃读中,渴望被看见,渴望被理解的需要,也一直没有得到满足,有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因为很难在生活中找到与你交流的人,只能通过每周一次的网络学习和同修一起交流。但是每周一次交流,为我打开了一扇窗,也打开了多条道路,让我经由这样的艰难的啃读学习路径,确立了成为自我实现的自由人的愿景。

    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意义感和价值感。

    当初对啃读意义的理解,就是觉得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收获更多的智慧,没想到在啃读的路上会收获这么多额外的庆典。人在面对这座大山的时候,各种各样冲突的接踵而至,认知、心理、和思维方式的重构,审辩式思维的培养,都在不断地让那个僵化的自我重生,重建起一个灵活的、敏锐的、年轻的、全新的自我。

    表达的自由:之前在写文章的时候总是要绞尽脑汁去思考如何用词,用什么词,使表情达意更为准确,这是因为头脑中的词语太贫乏了;现在好些了,虽然还处于表达的初级阶段,但我秉承一个原则——我手写我心,不再去假大空,似乎感受到了在文字面前的一丢丢自由,不被文字所困。

    阅读的自由:在写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预习作业时,我总是紧紧特别依赖文本,因为读了之后,很难用自己的话提炼出作者的观点。这是因为并没有真正的理解,但是又要形成作业的文字,表达时,不知该如何用词,生怕用错了,所以得不断去使用作者的表达,才觉得准确,才有信心写上去。在今年老师带领复习第四章《实在的本性》时,却不一样了,我几乎没有看书,只是偶尔的去翻一下书来印证自己的想法,全部用自己学习后内化的语言,让我感到文字真正是自己的,有了鲜活的生命。那么,理解也真正成为自己的了。之前的文字似乎多是作者的影子,而少有自己的见解,或者说自己并没有真正理解。

    情绪的自由:自己能够很快从负面情绪中跳脱出来,不被情绪所困扰,不做情绪的奴隶,不被情绪所控制,让潜意识意识化,逐渐不再陷入自动化,自己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这是一种自由。

    在不断地书写和觉察中,能够使自己在文字和情绪面前逐步享有自由。这也是种子的力量,岁月的力量。

    选择的自由:人的行为是观念决定的。哲学,就是关于生活意义的思考。“生活的意义问题……更像是一则不可或缺的隐喻或是对生活的看法或是洞察,……生活意义的问题并非只是发现问题,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活动。”我们的三观决定着我们对生活的态度,也决定着我们的人生走向。我们的人生走向反过来,影响三观,这样循环往复,陷入自证预言和生命的轮回。

    “磅礴万物以为一”,虽然我还是有些混沌不清,但总萦绕在耳际。“生命本身就是目的,并没有外在的目的,生命要达到最高境界,你是一定要和这大地这世界想关联的。你的世界就是你崛起的必要条件,你和世界并不是两张皮,你需要磅礴万物以为一……”

    用有限的生命成就无限的可能,朝向最好的自己,做一个自我实现的自由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磅礴万物以为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tsek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