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038. 力不足者?愿你不是不相信自己而是真的不想做。

038. 力不足者?愿你不是不相信自己而是真的不想做。

作者: 岳洋芊里 | 来源:发表于2020-12-31 20:05 被阅读0次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说:“我没见过真正喜欢仁道、厌恶不仁道的人。有“喜欢仁道”这种追求的人,本身就很高尚了;厌恶不仁道的人,自己绝对不会做不仁的事情。有人能做到一天尽心求仁吗?这件事有这么难吗?我没见过没有这种能力的人。可能有,但我没见过。

    评判一件事要不要去做的标准之一就是:你是不是想去做这件事。如果想做,那就去做,而不要先给自己设定一个“我不行”的概念,画地为牢。试都没试,凭什么说自己不行呢?《刻意练习》中有一个原则就是在讲:“一个人能够做到的事儿,其他人就都能够做到”。所以说,“力”是不是“足”,要看你是不是真的用心去做了,哪怕做到一半儿失败了,再下定论也不迟。怕只怕你都还没做,就说自己不行,而丧失了机会,断送了无限的可能性。除非你是真的不想做这件事,所以你才用“力不足”来做拒绝的方式,也是可取的。

    为什么“未见好仁者”呢?我们大部分人在这一生中所爱的东西,都是“名(缰)、利(锁)、权(牢)、情(关)”。扪心自问,是不是自己好的都逃不过这些?

    而我们所能够理解的“仁德”,也只是在某一个领域能够成为怎样一个德艺双馨的人。而这些,依旧是一些外在的名利啊。所以孔子说,“我未见好仁者”。因为很少有人能够达到真正无欲无求的这种“仁爱”的境界。

    真正的“好仁”,是一条修行的路径 —— 见贤思齐,则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内自省也)改之。

    归根结底:“力不足者”并不是真的力不足,而是是不是真的想做。如果真的想做,那就不要用力不足来把自己吓退。不然机会丧失了,可能真的会遗憾终生呢。

    我们在生活中,往往因为不够自信,总是用“我不行”来表示“谦虚”,而往往别人的一个鼓励,自己就能很好的完成任务,自己也会很开心,觉得突破了自己。但是,这种“鼓励”不也是来自外物的激励吗?如果我们能够把这种内驱力归于自己的本能,哪怕我们没有事事都成功,那不也是能够收获一个不后悔的人生吗?

    所以,想做什么就去做吧,此时此刻,我能想到的,就是不要被自己的年龄所束缚。35岁不是一个美好事情都属于你的终结,而35岁带给我们的心智,是我们生命中收获所有美好的开始。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孔子说:“人的过错,各不相同。观察一个人的过错,就能了解这个人在“求仁”的路上走到了哪一层。”

    我们通过看一个人犯的错误,大致能够判断出这是怎样的一个人。

    一个人如果做错了事,完全没有感觉到自己做错了,他意识不到对别人产生的伤害,而是觉得自己是被逼才这样做的,这就非常危险了。

    基督教中说的七宗罪: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色欲;佛教里所讲的“贪、嗔、痴”三毒。

    而儒家并没有具体的归纳,但樊登老师认为,儒家所提的概念,就是“过”和“不及”,在孔子看来,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是在“过”和“不及”之间犯错误,所以“各于其党”。

    “斯知仁矣”,就是对于不同人的一种把控,根据不同的人在求“仁”的这个道路上,走到了怎样的阶段,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引导方法,因材施教。

    这也就是《论语》里所说的“因材施教”,而“过”与“不及”的境界,就是“中庸”的境界。

    所以,我们已经在学习《论语》了,就已经走在“求仁”的道路上了,最好的,是我们能够自己“观照”自己,觉察自己是否犯了七宗罪或者贪嗔痴,是否做事情过犹不及。在这个道路上,慢慢修行自己的行为和心性,哪怕不求创造怎样的价值,也可以使自己心性得到安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38. 力不足者?愿你不是不相信自己而是真的不想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tvr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