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556090/9cc53e00b1acd9d4.jpg)
1.西方科学起源于对自由的追求。
西方文明被称为两希文明,就是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这两个文明都以狩猎,游牧,航海,商业为主,农业则因为土地贫瘠不发达,而航海贸易这些都需要与陌生人打交道,本质上是一个陌生人社会。这种情况下都需要制定契约和制度,然而制定规则就要了解规则,并且遵守规则,一定程度上需要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这也是西方文化中自由的核心价值和起源。
2.自由与科学的关系
自由和知识是密不可分的,只有了解一个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真的得到自由。
3.中国古代环境
虽然中国古代也追求知识,但是并不重视。比如四书五经里的《大学》中说,人要有八个阶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越往后等级越高,而和知识有关的格物、致知处于最基础的等级,不算是什么高尚的目标。
并且中国向来都是农耕文明,人情社会,一般都是住在一个地方较多,很少会背井离乡个陌生人打交道。熟人社会秩序不是最重要的,主要都讲感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切关系都被看成是血缘关系的翻版。师生关系,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皇帝和大臣的关系,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官员和老百姓的关系,是“父母官。
所以追求自由与追求仁爱不同导致了社会发展以及科学发展的不同。
4.古代希腊科学到现代科学
科学的发展与基督教密不可分。由于早期基督教传教缓慢,所以需要吸收各方面或者异教的知识来帮助传教,这样更容易打开局面吸引其他人。
这时候的科学被当成辅助,逐渐形成了 婢女论。但是后期因为科学的发展,与基督教解释世界的说法产生矛盾,最终和解,独立成一门学科。这就是经院哲学发展史。
5.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
是一个定义问题。
如果科学只是指代数学理论是要科学,就是基于实验推导出来的知识理论,探究了背后的原因和逻辑的知识。那古代中国不存在科学。
如果放宽范畴,将博物志类型的也算进去,这类文籍都是以客观事实的记载,数据存储为主,并没有探究背后的道理。相关的自然志类型的还有 神农本草经 本草纲目 齐名要术等。古代中国的天文学数据记载更是数据庞大,有几千年来29次哈雷彗星(76年),100次太阳黑子(11.2年)数据。也因为古代执政看重天文学,会根据星象决定执政相关很多问题,也叫星象解码,也是古代中国对宇宙的敬畏才会记在那么多的数据。
因此,古代中国是否有科学,是一个定义问题,是否包括博物志,自然志类型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