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步入社会的第一次上当受骗,大多是因为社会经验不足导致的。
那么,什么叫社会经验呢?其实很多时候,人们所说的社会经验,就是防骗经验和潜规则经验。
防骗经验的积累,是被骗之后的总结,而潜规则经验的了解,往往是经历了潜规则之后的感悟。
有意思的是,如果我们深入剖析这个问题的意义会发现,
所谓社会经验的构成,主要就是由“被骗之后”和“知道了藏在下面的规则”这两种信息所构成的经验性认知:
都说社会是复杂的,但其实这种复杂背后,
是让人恶心的肮脏。
这两种经验的积累,都逃不开标题所说的“因果”联系。
因,是表面讲的道理,果,是“接受道理”直至看透道理之后的,恶心。
比如我们之前说防骗这件事,很多人被骗,或者被欺骗的过程,最初的总结是自己太单纯。
因为单纯,所以被复杂的假象蒙蔽了。
但若是细细思量那些被骗的过程之后会发现,除了单纯之外,我们愿意相信对方的承诺,这个愿意二字,就不单单是单纯那么简单了。
我们愿意相信,付出总会有收获,殊不知这场骗局之中,付出的结果只有再付出,不付出的后果就是逼你付出,直到你没有付出的能力,你的付出没有价值,你没有利用价值之后,
便会被一脚踢开。
所谓的承诺,成了名为《骗局》大门的钥匙,你打开了门,门后没有关于相信的奖励,没有关于信任的惊喜,有的只是不堪入目的教训,和悔之晚矣的选择。
那么,当初的愿意,就成了现在的质疑。
这种质疑会蔓延至思维的各个角落,单纯的人们突然变得格外谨慎,也渐渐再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变得复杂,身上的伤痕总是在不经意间提醒着自己,不要让自己再受伤了。
被骗之后,你会发现骗局是多么幼稚,多么拙劣,大多数骗局都与智慧这两个字毫无关系,而人们之所以上当,归根究底的讲,是源于自己,源于自己错误的相信,源于自己对人性本恶的了解,太过粗浅。
想想那些骗局,想想那些低劣的肮脏,有些臭气熏天的叫嚷总是在提醒着你:
卑鄙的东西,就在你的身边。
如果说骗局是卑鄙的下脚料,那么真正的“盛宴”来自于我们不得不品尝的潜规则。
潜规则这个事情,我相信稍有接触的人便不会有一丝一毫的陌生,潜规则的出现让人们明白,如果说规则本身服务于群体,那么潜规则就服务于特定的群体。
至于什么叫特定的群体,那就要看这个所谓的潜规则,
究竟有多深了。
说起这个深字,我见过真的有人把潜规则写成了浅规则。
浅规则,就像是表面上你来我往的面子交际,
而潜规则,则是所谓面子背后的解读,甚至是背后所代表之物的博弈。
人们对于潜规则在最初的认识,往往受限于潜规则本身的理解,比如以前人们会认为“有钱好办事”后来人们发现“有些事看的不是钱,而是人。”
这个世道有很多时候,利益本身的关联性是曲折且隐秘的,而对于普通阶层的人来说,这样的曲折和隐秘似乎对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不是一个圈子里的事,讨论再多,也更像是一种打发时间的谈资。
可并不是所有的潜规则都离我们很远,身边那些莫名其妙的高升,那些看不透结局的荒谬,那些表面单纯的复杂,那些决定了大多数人命运的裁断。
规则,总是潜的很深,但结果,却显得格外的肤浅。
因为吃亏的,总是那一批人:
套路玩的再多,规则搞的再复杂,绕来绕去,颠三倒四,无所不用其极的结果,就是该跪下的人不能站起来,该妥协的事情绝不能有反对,
该闭嘴的人,最好连眼睛也别睁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