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月,我都在努力适应回归大家庭后的生活,当然,这并不是在暗指我是个不称职的父亲,事实上,我还在给别人当儿子。
从大学毕业一直到上个月,四年的时间,我基本在天津度过,期间很少回老家,即便是回家,待的时间也不长。
四年,一个人生活,我是一个没有家庭生活的人。自己做饭,自己做家务,自己外出,自己回家,除了少数时间的寂寞,我的生活基本可以自己做主。这一顿吃什么,衣服什么时候洗,睡到几点起床,没有人可以干扰我,完全处于自我放飞状态。
而今,这一切,都一去不复返了。
因为,我和父母住在了一起,那些看起来的生活小事,一旦事件的参与者多起来了,也变的不那么简单了。
比如,吃饭。
我晚饭要七点吃,这样我可以先运动再休息,然后吃饭,而我妈,五点就把饭做好了。
我喜欢静静待着看看电子书,而其他几位,喜欢大声放抖音,大声放群聊天语音,相互干扰,我不耐烦了。
就连看电视,也会因为音量和频道的不同而产生矛盾。
原以为的家庭生活幸福温馨,其实不过就是吵吵闹闹而已。我需要重新审视这一切。
当然,我也有一些新发现。一个人生活,你不会有异议,因为你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想起来反驳自己呀!
而家庭成员多的时候,就不同了,同样的事情,看法都不同。这恰恰也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吧。尊重别人的想法,反思自己的做法。
现在的许多中国的家庭结构,都是夫妻俩上班,为家庭提供经济支撑,爷爷奶奶带孩子,一家五口同住屋檐下。这虽然也算是对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唯一的副作用就是长期处于同一屋檐下,难免会有矛盾产生,时间久了爆发出大问题,这是中国式家庭的隐形雷。
我的一个家族哥哥,各方面条件都过得去,唯一的缺憾是三十来几岁了还未成家,后来找了个媳妇,年龄相当,相貌也不差,结婚不久就有了孩子,孩子不满一岁就离婚了。
后来我得知,是因为家庭矛盾,我这哥哥是孝子,婚后为了孩子,就把他妈妈接到杭州照顾孩子,可是,这婆媳矛盾是世界性难题呀!
他也栽在这道坎上了。由于婆婆和媳妇在照顾孩子的问题上累积了矛盾,小事变大事,最后大打出手,就这样,不欢而散了。美事最后差点没成丧事。
都说距离产生美。
在我小时候的农村,结婚双方都是来自三五里路的相邻村庄,那个时候的人口没有什么流动性,大家都在家务农,地里刨食,面朝黄土背朝天。吵架,那是常事,隔三差五的吵架,俨然已经成了大众娱乐活动了。我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所以,我特别反感吵架。
如今,人口流动性大,农村的春节也都不怎么热闹,也越来越少的人回到农村过春节,许多人,都是一年见一次面,礼貌性的微笑总是少不了的,就这样,大家就都客客气气的,尽管我知道,这其中有大半都是装出来的。
人,就是这样,一个人,嫌孤单,一群人,嫌吵闹。拥有的时候,不珍惜,等到失去,然后痛哭流涕。平时不努力,一旦面临重大人生选择,就会后悔不已。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我需要改变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