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某重男轻女的农村,有一对老实巴交的夫妻。他们不仅穷,还比别人要倒霉,一连生了六个孩子,全是女孩。
生第一个女儿时,俩夫妻还不算失望,心里想着,以后生了儿子,女儿也大了,可以帮忙照顾呢;生第二个女儿时,俩人多少有点儿失落,不过还是没有灰心;生第三个女儿,他们与其是失望,不如说是忧伤了;生第四个女儿,忧伤又深了一重;生第五个女儿,已经悲伤成河;及到第六个女儿,从悲伤到绝望:看来,老天爷不遂人愿,此生与儿子无缘!
女人的眼睛,因为生女儿痛哭得太多,视线都有点模糊了。
有人肯定不能理解,这样穷的家庭,为什么要拼命生儿子呢!说实话,我也无法理解。或许,不是他们执念太深,而是从小根深蒂固的观念,加上他们所处的环境,逼得他们这对没什么文化的人,只懂得盲从。
除了男人,家里全是女的,只有几亩薄田维持生计。女人得管孩子和操持家务,生活的重负都压在男人身上。这么多张嗷嗷待哺的嘴,连喝粥都不一定能管饱,大大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
万般无奈之下,只得把最小的两个孩子送了人。这是他们那农村常有的事情。有人想儿子不得,便从别家抱养。有人想女儿不得,也是如此。多子多福,是当地人迷信至今的观念。即使年轻一代,大都生两个。所以,上一代生那么多孩子,也不足为奇了。
某个朋友,婆家正好就是这个村的。剖腹产生了女儿不到两年,婆婆就鼓动她生二胎。那时,还没放开二胎政策。若论他们家的经济条件,在农村勉强中等偏下水平。可她婆婆却豪横地说,钱算什么,有人就行!这个朋友听得想要吐血,不出钱不出力,就动个嘴,这样的公婆怎好意思命令媳妇生儿子呢?她是外地人,又在城里长大,自然理解不了农村的那套习俗,更不知道,这个地方的农村妇女们过得特别苦!
话说这对夫妻,要抚养四个女儿,也是艰难。男人除了地里的活,还四处打零工补贴家用。女人也不比男人轻松,管孩子只占她生活的一部分,地里的活她也要帮衬,且还在家养鸡养鸭,想尽一切办法挣钱。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将四个女儿拉扯长大。农村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大都读书不多,机会多是让给男孩的。虽说他们家没有男孩,几个女儿读书却平平。除了最小的女儿稍强一点,读了个中专,其余都初中毕业就去外面打工了。
大女儿招了上门女婿。育有两女,还从别处抱养了一个儿子。他们帮大女儿一家建起了两层楼房,养老也有了着落。
二女儿嫁了同村的男人。育有一女一子。
三女儿自由恋爱,不顾父母反对,嫁了外地男人。育有两女一子。
四女儿结了两次婚。二婚育有一女。
之前送出去的女儿们,也与他们有了往来。每年春节,六个女儿携家带口地相聚一次。这是老俩口一年中最开心的时刻。看到儿孙满堂,他们颇感欣慰。
长年累月的操劳,他们比同龄人看上去要苍老许多。但日子和过去比,已算是苦尽甘来。女儿们各自成家,他们似乎没有什么可操心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除了老大、老二两家日子过得不错,老三老四就有点糟心了。这两个女儿的老公无一例外地染上赌搏,三女婿一夜输了十几万,带着老婆孩子出去躲债,好几年不敢回家。四女婿和连襟输得不分上下,但他有稳定工作,没办法跑路,只能咬牙扛债。夫妻关系因此紧张。当然,他还没有厚颜无耻到让女人为其还债的地步。
所以说,天下父母有操不完的心。不到闭眼的那一刻,就没法放下儿女。面对困境中的女儿,年逾花甲的他们其实爱莫能助,毕竟年老体弱,多少有些旧疾,尚且依靠大女儿一家,也只能是无尽的担忧了。这个时候,一句“儿孙自有儿孙福”,便是对他们最好的宽慰。
这对老夫妻,可以算是老一辈农村人中最普通的代表。他们一生与世无争,不会投机,只能相互扶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了人生的大半。人世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于他们,是司空见惯的。
他们并没有因为生了这么多女儿而不得善终,也并没有因为女儿多而后半生享福。或许,这就是普通人的命格吧。
人活一世,究竟所谓何求,他们是无暇考虑的。生儿育女,开枝散叶,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活,他们也不例外。唯一所期盼的,可能就是希望下一代比自己更好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