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说有一头猪,见了邻居老头就瞋目狂吼,恨不得吃了他,老头很生气,心想:猪都欺负我。决定买了这头猪,把它吃了。
过后突然醒悟:这难道就是佛经中所说的“夙冤”?上辈子是做了什么对不起它的事儿?
经此一想,老头儿花大价钱把这头猪买了下来,送到寺中供养起来。从此,这头猪见了老头慈眉善目的,很亲近,再无往日那般凶样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若猪狗尤其是猪,莫名其妙瞪你吼你,那是提醒你,要多做好事多积德。
2
说有一个叫刘士玉的举人,书房被一只狐精占据了,这只狐精同人讲话,还扔瓦片砸别人,但其形不可视。
担任知州的董思任,名声不错,是个好官,自恃廉明,前往驱赶这只妖狐。正对此妖狐大讲道理之时,忽听房檐处传来响亮的声音:您哪,为官一任,爱民拒财,还算不错,所以我也不敢打您;但是,别人不知,我可明白得紧,您爱民那是图个好名声,您不捞钱那是怕有后患,所以我也不怕您。您还是别冠冕堂皇讲什么大道理,赶紧走吧。
董狼狈而归。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皆有私,与人说话,切忌大义凛然。
3
接续前文。
后来刘士玉书房那只狐精怎么赶走的呢?原来刘士玉有一个女佣,“甚粗蠢,独不畏狐,狐亦不击之”。有人就很奇怪,问狐精,狐精说:她虽然卑贱,但是她孝顺啊,鬼神见了她尚且要退避,何况我一只狐精呢!
刘士玉听说后,就让这个“粗蠢”的女佣住进了书房,结果就是狐精当天就离开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鬼神的地位比狐精高。
4
说有一个老学究夜里赶路,忽然遇到一个死去很久的老朋友。老学究“素刚直”,并不害怕,问过之后知道老友前往勾人,俩人正好可以同行。
到了一间破房子前,老友说:这是文人的家。老学究问老友如何得知,老友回答说:
凡人白天都忙碌,掩没性灵,晚上睡着了,什么也不想,灵魂清澈,读过的书,字字射出光芒,自全身而散发出来,“其状缥缈缤纷,烂如锦绣”。学问像郑玄、孔安国,文章像屈原、宋玉、班固、司马迁的人,其光芒直冲云霄,与日月争辉;不如他们的,几丈高,再不如的,几尺高,依次递减;最差的也有一点儿微弱的光,如烛。当然这些光芒人是看不见的,只有鬼神能看见。这间破屋上方,光芒七八尺,所以知道是文人的家。
老学究一听顿时来了兴趣,问道:我读了一辈子的书,睡着时光芒多高?
老友沉吟良久才说:昨天经过你的私塾,你正好午睡……不敢妄语,实在没看到一丝光芒。
学究怒叱之,鬼大笑而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和鬼交流太多,尤其是这个鬼还是你朋友。
5
说有个郑苏仙,一天做梦到了冥府,见阎罗王正在审查登录被囚的滚魂。
有一个生前为官之人身着官服“昂然入”,称自己无论走到哪里,至多喝一杯水而已,从没拿过群众一针一线,因此来到冥府在鬼神面前心中无愧。阎罗王微微一笑嘲讽他:要官员是为了治理所辖的,如果仅仅认为不贪就是好官,大堂上放个木偶,它连一杯水也不会喝百姓的,要你何用?
此官员又辩解说:我虽然没功劳,但也没有罪过。
阎罗王说:你这个人,干什么都只顾自保,某案件,你为避嫌不表态,是不是有负于百姓?某件事,你拈轻怕重不去做,是不是有负于国家?《舜典》中“三载考绩”怎么说?无功即有罪。
此官员顿时萎顿不安,再不理直气壮。
阎罗王这才笑嘻嘻跟他说:平心而论,你也算个三四等的好官了,转生投胎了还能做个士大夫。
随即命令把此官员送到轮转王那里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和鬼神摆什么官架子,你算个什么鬼。
网友评论